ny2.jpg

科学家提出抵御咖啡叶锈病新方法

科学网 2016-04-07 作者:段融

  图片来源:RICHARD

  近日,全世界的咖啡科学家来到哥伦比亚Eje Cafetero地区——这片山坡汇聚了成千上万个小型咖啡农场。在第25届国际咖啡会议(ASIC)上,科学家正在讨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咖啡叶锈病。这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咖啡疾病。叶锈病袭击了拉丁美洲的咖啡庄园,造成农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使整个中美洲咖啡产量减少了一半。科学家宣布了几项能对抗这项流行病的新分子技术。

  帮助咖啡植物抵御真菌是首要任务。哥伦比亚在培育抗锈病的咖啡品种(又被称作栽培品种)方面领先世界。咖啡叶锈病于19世纪60年代首次在东非被发现时,20世纪70年代又在南美洲发现了咖啡叶锈病,当时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研究中心Cenicafé已经在开展抗锈蚀性品种项目。自此之后,Cenicafé已经培育出两种咖啡栽培品种——1980年的Colombia和2005年的Castillo。自1983年起,这些品种成功抵御了叶锈病,并保存了世界级的咖啡特征:高产、大谷粒、味道好。

  但是,和药物方式不同,一个新咖啡品种从研究阶段直至进入市场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Cenicafé遗传改良研究员Hernando Cortina说:“我们花了25年培育一个新品种。减少时间的一种手段是利用遗传标记评估我们感兴趣的基因。”

  在ASIC会议上,Cortina展示了一个囊括Cenicafé所有咖啡品种的数据库。其中包括了超过600种基因资源,大多原产于埃塞俄比亚。这些基因资源将相关性状特征编码,例如抗病性和芳香。Cortina在培育一种新的抗锈病品种时,可以通过基因方法筛选第一代植物以简化这一过程。如果有一个和抗锈病有关的标记,研究人员将不需要等到在庄园中暴发锈病时再观察该品种是否具有抗病性。Cortina表示,但预算削减限制了这些基因实验。“我们仍然需要验证抗锈病基因。一旦我们发现了关联性,我们就可以开始筛选。”

责任编辑:六千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