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第三代超级稻育种即将“登台”科技日报 2016-12-12 作者:俞慧友 杨耀松 辛业芸 曹希雅 |
“未来,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第三代育种法,必然是超级稻育种的新主角。它‘登台’,我对超级稻的潜力,很有信心。”9日,在长沙举行的“2016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工作总结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研发团队,在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攻关、“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和“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工程等四大粮食丰产科技项目实施方面,收获满满。
高产攻关:世界纪录遍布全国五大稻作区
在袁隆平看来,不断挖掘水稻更高产量潜力,是研究的重要方面。今年,团队携全国多个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及基层农技部门,在全国16个省(市、区)建立了42个超级杂交稻百亩攻关片,在南至北纬18°,北至北纬36.8°的全国5大稻作区,实施了超级稻高产攻关。
“五大稻作区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复杂多变,工作量很大。湖南等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水稻生产遭遇了前期长时间低温阴雨、后期异常高温及病虫危害较重的不利气候。但今年总体成绩能打90分。”袁隆平说。
项目团队采用一季稻、华南双季稻、南方一季加再生稻、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等模式,结合“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配套技术要求,进行超高产攻关,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广东省兴宁市种植的“超优千号”,创下了世界双季稻最高产量纪录;河北省永年县一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创下世界高纬度地区高产纪录;云南省个旧市一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创世界水稻百亩片单产最高纪录。此外,湖南省隆回县同一生态区连续3年百亩片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
“追求更高产是农业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明年,我们要攻关超级稻高产的一季稻17吨每公顷、双季稻25吨每公顷,再生稻23吨每公顷目标。”袁隆平表示。
“总理工程”顺利结题:只待推广
“今年超级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项目结题了。下一步就是推广了。”袁隆平说。
“百千万工程”是“总理工程”。李克强总理提出,希望将超级稻攻关,从百亩连片,发展到千亩、万亩连片的高产攻关,做更好的推广示范。
三年来,项目在湖南、安徽等南方16省市区的30多个县市水稻主产区建立百亩片60个,千亩片33个,万亩片11个。
团队以“小麦—中稻”“油菜—中稻”“绿肥—中稻”等3种高产栽培模式,探索了分别适于湖南肥稻区、安徽麦稻区、河南油稻区的水稻超高产模式,推广应用机械插秧技术等11套不同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三年共创制100多份遗传背景丰富、农艺性状优异的中间材料,育成10多个强优势恢复系,选育出400多个杂交水稻苗头组合。广两优1128等3个组合通过国家审定。
项目组还开展了基于隐性红颖资源利用的杂交稻混播制种新技术与超级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优化和集成了父母本机械播种等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提高了制种技术与产量。
丰产工程推进:第三代育种法登上历史舞台
“种三产四”是湖南重点粮食丰产工程。
“种三产四”工程实施十年来,形成了5种适宜湖南不同生态区域水稻生产的超级杂交稻种植模式。今年,全省53个县(市区)参与实施“种三产四”工程,规模达1337.5万亩。按“单产与项目实施前5年平均单产比较”估算,今年总增产稻谷16.5亿公斤。
会上,袁隆平表示,未来超级稻攻关的“量质齐升”目标,将寄托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上。他解释,第一代三系法杂交稻育种,以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为遗传工具。目前,全国有近半杂交水稻面积栽种的是三系法培育出的品种。三系法品种育性稳定,但因恢复系、保持系材料寻找困难,选到优良新品种概率较低;第二代的二系法育种,选育优良品种的几率大大高于三系法,也是目前超级稻育种最主要的方法。不过,它的育性易受气温变化,特别是异常极端高低温气候的影响。
“第三代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育种法,它既兼顾了三系法育性稳定和两系法配组自由等优点,同时克服了前面两者的缺点,制种和繁殖简便易行。”袁隆平称。目前,这种育种法正在起步中。(科技日报长沙12月9日电)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种地轻松了,农民高兴了
下一篇:新装备:秸秆有去处,农田免耕种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