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6724_140548067_2.jpg

向日葵迎来朝阳产业

科学网 2017-02-08 作者:秦志伟

  春节期间,一家人围在一起嗑葵花籽,似乎成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北方家庭的传统习惯。向日葵原产于美洲,在我国多数地区叫葵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人们喜欢嗑食,现在全国生产嗑食的向日葵籽的龙头企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有力地拉动了向日葵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经济作物之一,目前我国食用向日葵的发展较快,其种植面积占向日葵总产量的70%以上。除了食用向日葵外,还有油用向日葵,因其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油酸,被誉为“健康营养油”,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我国向日葵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省份,多种植在北方冷凉地区的干旱瘠薄土地和盐碱地上。“向日葵是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经济作物,对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安玉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是一年生菊科向日葵属植物,因其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原产于美洲的向日葵起初是观赏用,在引入欧洲后由观赏植物逐渐改造成油料作物,并逐渐成为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栽培向日葵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其种植面积约为112万公顷,产量约为2625公斤/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华北、西北的干旱半干旱或轻盐碱地区。内蒙古的葵花籽产量最大,占全国葵花籽产量的40%以上。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安玉麟表示,向日葵是一种种植简单、管理粗放、抗旱耐瘠和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既可以单独种植,又可以和其他作物间种、混种和套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广泛种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属内陆干旱型气候,是我国三大向日葵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葵花籽高产稳产种植区。和全国一样,这里虽然向日葵种植时间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

  每年9月中下旬走进五原县,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城乡道路,随处可见装满葵花籽的农用车,这也成为了金秋时节五原县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在五原县,还能看见落户在这里的全国最大的向日葵主题广场和世界唯一的、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的“葵花神韵”雕塑。

  近年来,五原县全方位打造向日葵产业的第一县战略,启动了葵花食品园区。《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量内地炒货企业纷纷入驻五原县,抢占原料基地,如安徽的喜洋洋、湖南的亚华等。有业内人士估算,炒货企业的销售产值在短短的2~3年从百万元上升到数亿元,炒货行业的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为向日葵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五原县套海镇锦绣堂村向日葵种植户许树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他家2016年共种了60亩向日葵,平均亩产200公斤,预计总产量可达1.2万公斤,按每公斤7.0元钱计算,总收入可达到8.4万元。在五原县,向日葵已成为当地农民种植的大田农作物中效益较好的农作物。

  五原县是全国向日葵产区的缩影,其快速发展更离不开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记者了解到,安玉麟以及各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等多次到五原县传授土肥、植保、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现场进行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向日葵产业并不局限于市场空间巨大的炒货行业,在我国八大油料作物中,向日葵位列第五,是很多地区居民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

  研究显示,向日葵油含有65%左右的亚油酸和20~23%以上的油酸,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增强活力。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向日葵油的食用兴趣日益增长,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张振祥家住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苏布日嘎嘎查。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家常年食用向日葵油,一般是自家种植的向日葵在嘎查的小作坊里专门加工出来的油,“不仅便宜,还能保证安全健康。”像张振祥家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向日葵加工仍处在小作坊状态,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据介绍,目前我国5万吨以上的较大型向日葵油加工企业较少,而较大型的生产向日葵精炼油的企业更少。在我国东北向日葵主产区,还没有较大型的向日葵精炼油加工企业。更奇怪的是,向日葵生产区主要在北方,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却分布在南方地区。

  “近年来,食用向日葵油加工企业的效益较好,除了国内销售外,还有一小部分销到东南亚等国。”安玉麟介绍,但油用向日葵加工企业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效益并不是很乐观。

  而向日葵加工企业的乏力,也制约了产业带动基地和农户的发展,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优质水平低,又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筛选优质抗病高产品种也自然成为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

  安玉麟向记者介绍,几年来,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共审定(鉴定)新品种56个,其中食用向日葵27个、油用向日葵29个。“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自育食用向日葵新品种403.3万亩,累计增产8603.91万公斤,新增效益6.02亿元。”

  此外,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在向日葵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通过多年在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推广应用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696万亩,在不使用任何化学杀虫剂的基础上对向日葵螟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这还远远不够。在安玉麟看来,我国向日葵产业化发展只有形成企业+技术环节+基地农户良性循环的格局和高效运转的系统,才能提高全产业链水平,进而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良性循环才有竞争力

  向日葵副产品是优质饲料,与其它产业类似,向日葵副产品也具有多方面用途。如油葵种子的皮壳占种子重量的20%,皮壳内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用作饲料具有开胃、润肠作用,成本也比较低。

  记者在采访张振祥时了解到,向日葵花盘也是喂猪、喂牛的好饲料。据研究显示,花盘里含有粗蛋白7%、粗脂肪6.5%~10.5%、淀粉40%~48.9%。其中粗蛋白含量与燕麦粒、大麦粒相近,而粗脂肪含量比两者高出1倍左右。

  此外,向日葵的根、茎、叶、籽实都是医药材料。精制向日葵油产生的磷酷、从油渣中提取的植酸钙镁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缺磷和发育不良症,再加工制成的肌醇是治疗肝炎的珍贵药品。

  但现在向日葵产业拉动力小、竞争力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安玉麟看来,向日葵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在国家粮油生产中比重较小,因此科研经费有限,人才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增加科研经费便成了必选项。

  当前,在我国人多地少、资源成本高的情况下,以耗资源为代价的产品已没有出路。安玉麟认为,应该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布局种植区域,提高向日葵生产经营规模,如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发展具有优势的向日葵,同时发展订单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我国的向日葵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尽管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但自身市场巨大。”安玉麟对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