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人工智能看图写诗:有风月无故事北京青年报 2017-07-18 |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写诗未来会对二三流诗人造成冲击
记者以不同茶杯、不同性质的水以及不同桌布互相组合,拍摄了四张照片,每张照片让“小冰”来做两首诗,并对这8首诗进行对比分析。这是其中三张照片。
7月5日下午,微软工程院发出公开信,宣布小冰看图创作现代诗的新技能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那么小冰的诗歌创作能力究竟如何呢?记者选取了四组共八张图片进行了用户体验,同时也就其诗歌水平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访了相关专家。
“从本质上说,小冰的创作是一种诗歌写作上娱乐主义与技术主义相结合的一次展示,作为一种语言的游戏增加了诗歌界的舆论话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这样认为。
但是,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对这种能够看图写诗的人工智能软件却有着另外一种看法:“一旦它的作诗水平提升了,可能会对当代诗坛的二三流诗人造成冲击。”
体验一
八首诗 “太阳”和“梦”分别出现了7次
记者通过变换白色马克杯或深色紫砂杯、清水或茶水、波纹桌面和米色桌面三组图像变量得到了八首诗歌。其中有些诗句如“晨风吻着梦里有梦的人”,“少年对着新生的太阳与天/背诵着他的生命的课本”,“将眼睛望着城市与乡村的尸骸”读起来确实和一些现当代诗歌中的诗句别无二致。甚至有的还运用联觉(即一种感官感知到另一感官所能获得的感受)的修辞手法,如“放开眼睛看一切生命的声响”这一句,更是让人颇感意外。当然小冰创作的诗歌缺点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例如有些诗句明显存在语句不通的情况。第一首诗的“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大”这一句,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小冰的设计者李笛之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项人工智能技术不是简单的诗歌生成器,而是通过深度学习形成自己创作风格的新技术。那么所谓的独特风格又是什么呢?通过这8首诗,记者发现小冰创作的一大特点是典型意象的反复出现。在字数不多的几首诗当中,“太阳”、“梦”、“世界”、“生命”、“天空”、“眼睛”、“云”、“水”等词反复出现,其中“太阳”和“梦”分别出现了7次,“世界”出现了4次,“生命”出现了3次。
由于小冰诗歌创作的能力是通过输入中国现当代诗歌作品习得的,因此现当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它的作品中也反复出现。众所周知,1917年“文学革命”以来,中国诗坛经历了跨时代的剧变,古典诗歌常用的一些意象被抛弃。胡适当时提出“务去滥调套语”、“不避俗字俗语”等主张,在理论倡导下,白话新诗的写作多用口语词汇。小冰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程序通过文本学习诗歌写作,因此现当代诗歌的创作特点也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创作特点。
体验二
看了八张图只看“大概其”
记者通过实验发现,有些诗的内容与图片相关性比较大,有些则好像是小冰在自说自话。杯中有水的有6张图,小冰在其中5首诗中分别提到了“茶水”,“船”、“雪水”,“海水”、“小船”,“水连天”,“萍水相逢”等内容,其中一首诗内容与图片无关,没有提到关于“水”的内容。没有出现水的图片有2幅,创作出的诗一首提到了“江水”,另一首没有提到,内容与图片无关。在这8张图中,除了能看到水的图片外,有4幅图出现了桌面铺着海浪图形的桌布,这4幅图都出现了与“水”相关的词语。
小冰对杯子的变换并不敏感,对茶水和清水似乎也不感兴趣。几首诗始终没有出现与杯子有关的词,也只有一首诗提到了“茶水”,不过与图片不符合。因此看来它对图片元素的提取是有取有舍的,对主要元素“水”比较敏感,而对其他元素则忽略不计。整体诗风并不是写实派,图片与诗歌并非一一对应,而更接近于“意象派”诗歌(即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而不是叙事诗或抒情诗,诗中很难看到故事性,同时也没有强烈的情感流露。因此有人评论说小冰的诗歌更加接近于上世纪80年代以舒婷和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那么作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创作能否与人类的诗歌创作相媲美呢?
预测
“可能会对当代诗坛的二三流诗人造成冲击”
针对这种图文结合的文学形式,赵老师认为,“图像与文字的关联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意境、意象上的关联,也就是说画境和诗境要有关联,意象上也可能是相同的。另一方面是图像和语象上的关联,具体的图像的内容和具体的诗歌语言指称具有关联性。不存在图文完全没有关系的情况”。针对小冰在创作当中出现的图文无关、相同意象反复出现、语句不通等问题,赵老师认为:“小冰作诗的质量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上传的照片是不是有意义,值得写诗。古代的题画诗所题的画绝不是平庸之作,只有那些有丰富意义,艺术成就比较高的作品才会有人题诗。因此用户上传的照片质量影响了小冰的创作。另一个因素是技术方面的,光把现当代诗歌输入进去让人工智能学习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它学习优秀的古代诗歌,从古诗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同时也应该学习外国的优秀诗歌。”
针对人工智能作诗会不会对当代文坛造成冲击的问题,赵老师认为:“人工智能肯定写不出人类诗歌史上最一流的诗歌,伟大的诗只能是活生生的人用自己的灵感、感情等等创造出来的。但是现在这个程序刚刚开发出来不久,刚一面世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我们不能一上来就给它提很高的要求。如果微软想把它继续做下去,一旦它的作诗水平提升了,可能会对当代诗坛的二三流诗人造成冲击。”
针对众多诗人和评论家对小冰的批评,赵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虽然不能创作出顶尖的作品,但是满足一般大众的阅读和审美需求我认为可能很有市场。当代诗人或者评论家对它的批评很难避免从个人角度出发,他们的反对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小冰的程序完善以后很可能对当代诗坛造成冲击”。
名词解释
意象:用于指代一首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里通过直叙、暗示,或者明喻及隐喻的喻矢(间接指称),使读者感受到的物体或特性。
意象派诗歌:即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解读
“小冰”为何只写意象诗?
被称为“小冰之父”的微软工程院副院长李笛之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诗人的创作一般都是以创作者‘我’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如果把AI作诗看做内容产业的一个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坚持读者的标准。小冰的创作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的。由小冰创作诗歌,然后大众可以根据这种创作,在此基础上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在他看来小冰的意义更多的是激发诗歌创作者的灵感,配合人类进行创作,而不是去代替人类。“我们没有打算让她的才华去和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比拼,我更看重的是,她的创作能不能激发到更多人。”
尽管如此,对于小冰的创作到底算不算诗的争论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记者对此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谭五昌主任。谭五昌认为:“小冰模仿人类作诗,通过语言上的组合排列可能也会诞生具有一定诗意的作品,但它无法取代诗人本身。小冰的诗歌更多是一种修辞层面的东西。而实际上诗歌除了是语言的艺术之外,还是人的精神、思想、情感、心灵的艺术,它的背后有人的生命感受和体温。小冰的诗歌是冷冰冰的语言组合”。
针对小冰是各种存在大量意象重复,甚至一首诗中反复出现一个意象的情况,谭五昌认为:“这正说明了人工智能不如人类的地方。小冰的创作是对人类写诗机械地模仿,不符合诗歌创作的规律”。
对于小冰的创作风格,谭五昌认为:“它的创作风格之所以选择意象诗也是因为这类诗歌最容易模仿。例如叙事诗就很难模仿,人类最擅长的是讲故事,这需要高度的创造性,人工智能很难做到。”
对于人工智能写诗会不会对当下诗歌创作产生影响,谭五昌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人工智能写诗并不会推动当代诗歌的发展。它的出现,诗人不需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但是小冰的创作也从反面提醒诗人对诗歌创作进行反思,不能仅仅满足在修辞和语言层面下工夫”。针对这一问题,谭五昌总结道:“从本质上说,小冰的创作是一种诗歌写作上娱乐主义与技术主义相结合的一次展示,作为一种语言的游戏增加了诗歌界的舆论话题。”
小知识
看图写诗的历史
小冰看图写诗的文学形式并非今天的发明,而是古已有之。
据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介绍:“小冰看图写诗的形式不是没有根据的,从学理上来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大概在六朝时期已经出现的‘题画诗’,准确地说应该叫‘画赞’或者‘咏画诗’。到唐代这种文学形式已经比较繁荣了,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诗和画同时出现的情况,唐代很多题画诗只有诗歌但是看不到画了。宋代以后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题画诗’,诗歌和绘画在一起出现,这一时期的诗和画有较紧密的对应关系。元代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诗人更多地将画的意境引申开来,出现了很多‘比德’的题画诗。明清时期延续了这一传统,但是到民国以后,题画诗就逐渐衰落了,今天更是很少了”。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