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机器人,不必从造轮子开始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8 作者:刘诗瑶 |
机器人太火了。国际数据公司(IDC)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支出将接近600亿美元,占全球机器人市场总量的30%以上。机器人即将进入3.0智能时代,与人工智能技术更紧密地结合。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日前举办的英特尔人工智能暨机器人创新生态峰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机器人生态内各主体间的有机协作程度仍处于起步期,“各自为战”现象较为突出。参与者的增多提升了机器人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不同参与者对机器人的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
“最简单的例子,关于机器人长什么样,有人觉得应该有轮子,有人认为要像人,有人觉得应该是虚拟的。”英特尔中国战略合作部总经理李德胜说,机器人尚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功能,争论很大。再比如,企业难以了解用户的刚性需求,市场上的机器人产品多为通用型机器人,缺乏与行业深入结合的定制化方案;投资者追求项目回报,对于处于发展早期的机器人前沿技术关注不足等。“面对机器人创新的技术瓶颈,如何充分运用产业链协同研发、进行跨领域融合等都成为值得讨论的新课题。”李德胜说。
要想破解这些难题,在专家看来,构建开放的机器人创新生态尤为关键。英特尔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首先是开放技术。机器人是典型的端到端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云计算等技术是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英特尔人工智能整体方案和产品组合,能够帮助企业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如处理器、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技术被众多合作伙伴应用于产品中。
最重要的,是以开源促创新。“我们并不希望科研人员和机器人爱好者从造机器人的轮子开始,而是在一定创新基础上,腾出更多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李德胜说,现在软、硬件全部开源,合作伙伴可以在机器人创新生态网站上随时下载硬件设计文档、软件开源源代码,获得完整的参考平台,大大压缩开发周期,站在技术的制高点。英特尔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工业机器人远程开发平台,使开发者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平台,获得远程学习、仿真、开发工作的支持。
开放的还有平台。去年底,英特尔首个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上海张江科技园,设有工业机器人展示空间、服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平台展示专区,并提供机器人团队入驻支持,支持生态合作伙伴们的各种创新产品展示和发布。同时,定期举办前沿技术分享、路演和竞赛活动等,还通过打造创新生态线下互动活动区,为合作伙伴的各种创新活动提供加速服务,包括孵化交流、投资方向指导等,计划在3年时间内打造10个明星企业,支持100个明星项目。
截至目前,在英特尔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机器人创新生态里已有300多家供应商,1000多个机器人项目或团队,1万个活跃开发者。“面对机器人产业,很多人一拥而上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从生态环境层面来看,存在大量重复工作,投入也不一定有回报。只有通过创新生态,各自找到正确的位置并有序发展,才能杜绝无序竞争,防止高端产业低端化。”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说。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