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疲惫不堪到过劳死,只差这3步!

果壳网 2016-11-28

  文章整理自 万有青年夏瑞雪的演讲

  从我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意味着我们开始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而出于理想、压力、现实等问题,其中部分人开始进入所谓”好的行业“中,比如法律、IT、金融、医护……

  在中国, 每1000人里就有4人会存在过劳死的风险,过劳死的 平均年龄也已经从44岁下降到了37.9岁。

  

  过劳死,顾名思义就是 因为过度劳累导致了死亡。人长期在过度劳累之后免疫力低下,此时如遇天气突变、空气污染或情绪刺激等问题,引起人体机体功能的提前退化老化,就要注意过劳死的问题了。

  

  从疲劳到过劳死

  只差3步

  一、工作劳累,加班熬夜;

  二、在此基础上,有其他不良因素刺激;

  三、人体生理结构产生崩坏,出现生理疾病。如果通过休息,这种现象能够得到缓解,我们称其为 可缓解的工作因素,但通过休息仍无法改善,便可能已经成为生理因素了。

  

  如何定义超负荷长时间工作?其实有量的考量。

  比如我们持续工作6小时以上,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甚至节假日都在上班,死亡前24小时仍持续工作,或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6小时,每周48小时,或者两周84小时以外的工作时数来计算。 在发病前的一到六个月内,每个月加班超过了45个小时, 这就是法律上认定的过劳。

  

  如果此时你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饮酒过多、应酬过多、肥胖、缺少运动、精神长期压抑,加上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作息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甚至空气污染都可能对人体造成 二重打击。

  

  以空气污染为例:雾霾天我们吸入大气颗粒物。

  下图是肺泡的模式图。

  

  颗粒物进入肺泡后,会被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释放一些促炎因子。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巨噬细胞吞噬颗粒物后,就会发生一个多核巨细胞的变化,也就是说它已经开始裂变。到第8个小时、12个小时的时候,这些吞噬的大气颗粒物就会有一个超负载的情况,引起细胞的凋亡甚至崩解。到第12小时的细胞培养,它就会崩解出来一些颗粒物重新释放到肺内。

  这个时候引起一系列的级联反应,人的免疫系统产生进一步失衡,这个时候就会有更多的炎症因子释放到身体内。长期对气道壁及肺泡产生刺激,就会发生气道壁的损伤以及纤毛的断裂,甚至这些炎症因子可以透过气血屏障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对血管内皮产生刺激,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如果血管内皮发生损伤,比如高血压、心梗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等心血管事件,就会高发。

  

  胸闷、心绞痛、心慌,难道只是老年人才有吗?我们疲倦一定就是得了肝病吗?水肿就一定是得了肾病吗?颈部僵硬难道就是中风的前兆吗?头痛头晕难道就是得了高血压吗?吃安眠药如果上瘾,但是总还是失眠,我们忍耐一下就好了吗? 其实答案都是不一定的。此时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劳后机体给予的反馈。

  此时的表现譬如易感冒、肠胃娇气爱生病,常有疲劳感,以及内分泌失调、压力性肥胖、失眠、抑郁,以及头痛、耳鸣、白发增多或脱发、动脉粥样硬化、颈腰椎疾病都会找上门来。

  如果再加上自己没有规律的体检,不及时就医。延误病情,拖延诊治时间,此时心血管事件、晕厥不可逆的退行性性变,甚至猝死也都会发生。

  

  再次重点强调 过劳死的四大危险因素, 熬夜、不健康饮食以及环境污染,还有过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正常人来说,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调节是要靠我们自己针对自己的情况去改变;心理压力长期过大其实是因为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所以我们还需一定科学的方法来应对。

  

  温馨建议

  一、压力越大我们越要抽时间休息,睡个好觉,避免自己在忙中出错;

  二、我们也可以听音乐,通过找朋友倾诉这样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三、如果实在完不成工作,也不要做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工作实在完不成的时候,要及时尽早与领导沟通来解决;

  四、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才会应对这一系列不良的二次打击,工作时的效率也会十分高。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果壳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