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靠理智更靠担当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11-29 作者:杨俊峰

  原标题:治霾,靠理智更靠担当

  10月13日,行人戴口罩在雾霾笼罩的北京街头行走。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近日,一篇名为《北京雾霾发现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将束手无策》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这篇文章称:北京雾霾的样本含有“针对最多种类的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有趣的是,就在几天前,一份名为《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发布。这份报告称,3年来,京城雾霾“毒”性下降,雾霾治理初见成效。

  网民纷纷表示“看不懂”,一时间,关于雾霾危害大小的争论甚嚣尘上。雾霾对人体危害程度有多深?我们应该如何从健康科学的角度防霾抗霾?相关部门又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消除民众对雾霾的恐慌?

  谣言

  迷样雾霾的“攻心之毒”

  最近,乔奇姆·拉尔森火了。这位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主任没有想到,自己和几位同事在《微生物》期刊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现在正隔着半个地球,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家的互联网上疯传,几天之内已成中国网民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乔主任”的论文在我国网上流传的方式是这样的——《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北京雾霾中含有耐药菌将导致药物失去作用》《北京雾霾有60余种耐药菌?真相震惊所有人!》……

  不知道乔奇姆本人看到这些后会作何感想,文章的题目本来是这样的——《论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如果硬要与北京雾霾扯上关系,也只是这个研究报告里提到了一个关于从北京一次雾霾天的14份空气样本中检测出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以下简称耐药性基因)的内容。

  不过,空气中发现了耐药性基因,是不是就意味着吸了这口气就会感染疾病而且“无药可救”了?

  “这些都是细菌基因,它们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只有出现在有活性的致病性细菌中时才会成为问题。”乔奇姆对中国记者如是说。对于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抗生素——传说中的“人类最后一根稻草”——的耐药性基因,乔奇姆教授表示,只有同时满足3个条件时,这种情况才令人担忧:一是这种细菌在空气中具有活性;二是这些细菌具有致病性;三是空气中这些细菌的密度足够高。“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影响,且这种现象并非北京或中国独有,很有可能普遍存在。”

  原来这次的“救命稻草危机事件”又是一个关于雾霾的“传说”。

  早在2013年,一个名叫“清华大学实验室揭秘雾霾惊人面目:微生物超1300种”的标题党就在江湖上掀起了滔天巨浪。不过网媒在炒作时,却轻而易举带过了这句话——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种群数量如此庞大复杂的微生物中,大部分是非致病的,只有极少量微生物可能致病。

  2013年,一则内容为“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6天鲜肺变黑肺且无法逆转”的新闻登上了各大网站头条。该报道称,研究实验负责者,复旦大学教授宋伟民说:“PM2.5颗粒如果导致黑肺形成,几乎无逆转可能。”结果没两天,宋教授亲自站出来辟谣了,他说他本人不仅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也从未说过“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的言论。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在此之前,我国对于雾霾种类和危害性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必须说明的是,时至今日,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对于雾霾的危害性、危害程度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结果。我们不知道雾霾有多毒,但是就目前看来,谣言的“毒”我们确实中了不少。

  理智

  远离雾霾的“坚固城防”

  “流言止于智者”。虽然“当真理还在穿鞋,谎言已经跑遍了全世界”,但是不信谣,不传谣,也是我们在应对雾霾问题时应该坚持的原则。

  要健康科学防霾抗霾,首先要对雾霾特别是其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的PM2.5,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2013年两会期间说过,PM2.5作为颗粒物本身还是一种载体,可以携带二氧化硫甚至病毒,进入人体肺泡。

  其次,有行动才能改变。在大雾霾天出门戴口罩,防止摄入过多PM2.5颗粒;最好同时戴一顶帽子,能有效减少头发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雾霾天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即便是身在户外,也不要停留时间过长或者剧烈运动;回家之后,洗漱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去掉皮肤上的有害颗粒。当然了,少抽烟,或者最好不要抽烟,避免对室内室外环境的二次污染。平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也是对维持空气整体质量向好的一个力所能及的行动。

  担当

  驱散雾霾的“解毒良药”

  11月14日,知名国际环保组织与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的教授潘小川合作发布了《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似乎是对以上问题的一个回答。

  报告显示,3年以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北京大气PM2.5中砷、铅和镉3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85.9%、48.9%和40.7%,该环保组织相关负责人董连赛兴奋地说:“致癌重金属砷和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表明,北京一系列治霾措施已初见成效。”

  真的有成效了吗?当北京11月进入供暖季之后,一个月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多的还是灰黄的雾霾天气,闻到最多的还是空气里浓浓的雾霾味,期盼最多的还是北方的大风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其实,要面对事实的真相,面对摆在面前的问题,也需要有勇气、有担当。2014年,习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让北京跟“会呼吸的痛”说再见,别让雾霾真有“毒”,这才是相关部门该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