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带伞的时候,你选择走路还是跑步?中科院物理所 2016-11-29 |
下雨天,没带雨具,但又必须冒雨出门走到地铁站或者拐角超市的人,通常会有3种选择,快跑、走路,或者再等等。但如果一场大雨左等右等仍不见停,我们就必须在前两者间,做个抉择。
大部分人相信跑步会少淋一点雨,因为我们在雨中停留的时间更短。但相信走路淋雨更少的人,会觉得跑步让身体前倾,从而增大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把自己搞得更加狼狈,属于典型的费力不讨好。在面对匀速降落,并且均匀分布的雨滴时,这个问题或许存在标准答案。
首先,无论一个人走还是跑,头部接触的雨水面积是一致的。那么我们身体上方接触的雨量就应该等于头部接触雨量/秒*时间。
其次,身体侧面接触的雨量则与时间无关,如果雨水是均匀分布,那么向前移动的身体,就好像笤帚扫过屋子里的灰尘。灰尘扫出多少,与笤帚挥舞的速度无关,只和距离有关。
那么一个人在雨中接触的雨量就等于=头顶受雨量/秒*雨中时间+身体侧面受雨面积/米*距离。
从这个公式来看,对一个没有雨伞又非要出门的人来说,跑两步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对于那些头特别大的人来说,这一点就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在理论上雨天问题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但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则曾经通过实验认真打脸。他们用人工降雨的方式,让主持人在30米的距离中,分别采用奔跑和走路的方式前进。之后测量身上穿着服装积存的雨水,发现奔跑比走路湿的更严重。
第1期节目中认为走比较好……
第38期节目时认为跑比较好……
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热烈,因为大家觉得这个实验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人工降雨看起来小了点儿,而30米的距离又短了点儿。这样一跑起来,人体的运动和雨的降落之间会产生相对速度,雨会像斜飞一样洒在奔跑的人身上。再加上距离短,时间变量的影响降低,所以产生了这个结果。
之后他们受到各方压力,在真实的下雨环境中又重复了这个实验,发现还是跑起来更干一点……
当你读到这里觉得跑步就是更胜一筹时,那可能还低估了雨量大小、风速、衣服材质、奔跑速度、身体面积等等,一大堆相关因素对这个问题的影响:
实际接触面积:每个人的体型,跑步姿势不同,穿着的衣服材质也不同,这些都可能改变淋雨的结果,或者给我们造成不同的感受。
跑步速度:慢跑也是跑,竞走也是走,速度会让结果产生不同变化。
雨水的角度和速度:现实中的雨会伴随风形成不同角度,当我们在雨中运动起来,会产生不同的相对角度和相对速度,最终结果也会不同。
除此以外,雨和风,以及我们的运动路线也会不断产生变化。它们会让跑、走,还是再等等的决定产生不同结果。没有任何一场雨是标准的。
当这么多变量已经让你不太好确定以后下雨是走是跑时,不用着急。一般等你算完,天就快晴了。如果你想快点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方法。有人做了一个网站,专门计算这个问题。当你把身高、肩宽、胸围、速度、降雨量、风速、距离……各种变量输入后,就能算出你这一次的雨中狂奔的淋雨量。
不同数据会产生不同惊喜,当跑步速度、方向和风速一致时,很可能只有头部淋雨
当然,一场大暴雨会让这个问题变得无比简单。
无论是跑、是走,都一样会湿透。
甚至连带不带伞,区别都不明显……
最后,小编把计算淋雨网站的链接放在,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跳转前往。
来源:欧萌科学家
编辑:Lixy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