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步入淘汰期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2-06 作者:彭训文 |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通讯应用,用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智能手机应用终端之一。而微信公众号于2012年8月诞生,至今约有上千万个微信公众号。业内人士预测,微信公众号的淘汰期已到。面对着众多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博弈,现在做公众号还有机会吗?微信公众号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呢?
你还记得自己关注了多少个微信公众号吗?你每天会打开几个看看?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超过1200万个微信公众号中,60%微信公众号坚持更新内容,受用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占比仅为10%。其中57.9%网民因微信公众号更新频次低而退出关注。
根据互联网行业的高更新率、高淘汰率的规律,任何新鲜事物一旦进入稳定期,随之而来的将是残酷的淘汰期。过去一年,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停止更新,或者不再运营;新加入的公众号更是举步维艰。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是任何互联网新生事物的一般规律,微信也不例外。自2012年微信上市以来,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从最初的“万物生长”、公众有新鲜感,资本纷纷进入开展“圈地运动”,如今已经进入各领域公众号基本接近于饱和、稳定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里,初期的百家齐放演变成了内容的鱼龙混杂,用户没有精力关注这么多的同质化内容。因此,一些内容毫无特色的同质化公众号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其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创新是痛点。有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中,原创内容只占到一成。对于一些做惯了“搬运工”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来说,未来将遭受内容版权侵权、专业积累不够、内容生产受传统媒体挤压等各方面的威胁。而对这些微信公众号来说,如果不能持久地输出有价值的观点和想法,并将其进行创新性的包装运营,断崖式的“掉粉”将为期不远。
第三,变现压力一直存在。很多微信公众号拥有大量的粉丝,但是,这样的高关注度如何转变成为切实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个问题,微信团队自己似乎也还在寻找答案。
“大浪淘沙的过程往往比开疆拓土更为艰难。”随着公众号在垂直领域不断细分,各大移动门户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自媒体,用户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分散。接下来,各个大号将走向何方?
在这个阶段,保持公众号运营的持续性是最关键的。这包括运营者持续的学习、公众号持续运营并持续提供价值。虽然互联网的确能让一些人一夜暴富,但背后往往是长期的默默的坚持和投入。
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运营者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同类型平台的运营模式、写作模式和学习行业内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行业认知,还需要持续提供让用户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坚持下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往仅靠几个人的单打独斗就想运营好一个公众号的想法,在新阶段将不再现实,也是自绝门户。运营者应该保持开放态度,吸收更多各方面的智慧人士加入。
此外,运营也很重要。有句话叫“三分内容、七分运营”。公众号当然不应以炒作营销来“骗粉”,但是策划相关的活动,还利于读者,对于和读者进行沟通、提升平台的品牌价值却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要做好公众号,尊重用户体验第一的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公众号进入淘汰期后,这个定律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当用户在关注公众号、分享内容更加理性时,有价值的内容才更显珍贵,也永远不会过时。
(责编:王政淇)
责任编辑:lijia
上一篇: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下一篇:外卖送餐费节后还是“高峰价”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