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病死猪还能变身有机肥?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科技日报 2016-12-05

  “养猪不仅为产肉,那还为了啥?”5个月前,当山科院生物所所长史建国一行携项目视察日照金星农业时,该公司董事长刘奎祝一脸疑问。

  从涨、涨、涨到跌、跌、跌,这几年,国内猪肉价格跌宕起伏,行情好时卖肉赚钱理所当然,但行情差时呢?一只猪的价值,除了卖肉还有什么?生猪8%左右的死亡率,如何处理?

  “一头100公斤的猪,除了70公斤水以外,剩下的30公斤都是好东西,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为何不把病死猪变成高附加值的氨基酸及其衍生肥料?”在史建国看来,死猪变肥料,有着更深层的环保考虑:在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之后,在产量和效益驱动下,农民们深信“作物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普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化肥就像鸦片,用了不好,污染土壤,影响作物品质;但不用又不行,影响产量”。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界的“大咖”,也是山科院生物所博士郭凯的老师。生物所将其引入坐镇,短短半年内打造出一个链条:将病死畜禽加入硫酸,10小时“酸解”后加入到腐熟堆肥中,便成了氨基酸肥;如果再加入某些功能微生物,它可以最终复配成“功能性全元生物有机肥”。

  在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沉浸数年之后,刘奎祝对“功能性全元生物有机肥”一见钟情:第一,过度依赖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传统农业已难以为继,“生物有机肥将引领未来”;第二,作为畜牧、家禽业大省,山东每年生猪出栏量达几百万头,家禽34亿只,这意味着每年产生难以计数的废弃畜禽、屠宰场下脚料和畜禽粪便,这是难题,也是原料保证。

  11月21日,三方在山科院生物所起笔签字,布局未来。

  “既帮助企业处理了废弃物,又解决了土壤培肥问题,还为企业赚了钱。”投入200万转化技术,刘奎祝很有信心。但好技术落地、落实,他还不能“高枕无忧”:钱不是主要的,科技和人才才是关键。还好,这个担忧已经在山科院生物所书记纪晓彤的考虑之中。对转出去的成果不能“一嫁了之”,他的表态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郭凯团队要靠上去服务,对接好南京农大与金星农业,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

  短短5个月时间,三方合作尘埃落定,效率之高让史建国的设想又近了一步:我们总盼望着好的技术能“四两拨千斤”。现在,在这个合作模式下,它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