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1445种全新病毒 生命起源有了新依据中国经济网 2017-01-16 |
RNA病毒分子结构模拟图。
经济日报1月15日讯(记者吴佳佳)近日,国际自然科研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宣告病毒圈新增1445种RNA病毒,并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揭示了RNA病毒发生和进化上的基本规律。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病毒进化的部分空缺,为认识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永振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其团队对9个动物门、220余种无脊椎动物标本进行了宏转录组测序。新发现的病毒极大丰富了RNA病毒的多样性,根据其中一些病毒与现有已知病毒的差异性,足以把它们定义为新的病毒科。“新发现的这些病毒填补了RNA病毒进化上的主要空缺,揭示了一个以宿主转换和共进化为特征的病毒进化史,从而为病毒的生态和进化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张永振说。
据了解,RNA病毒是生物病毒的一种。常见的RNA病毒中就有公众很熟悉又避之不及的,诸如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变异很快,很难研制出相应的疫苗。全新病毒的发现也揭示,病毒基因组具有极其巨大的灵活性。学术界将病毒视为“生命科学的暗物质”,目前已确认的DNA病毒和RNA病毒共有2284种。上述研究发现的新病毒数量之多,不仅充实了病毒的“数据库”,还填补了病毒进化上的空缺,使得过去对病毒碎片化的认识能够串联起来,对研究诊断试剂有着直接帮助。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这份研究对病毒预警、预测有重要作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研究还发现,非脊椎动物宿主并不都对其所携带的病毒产生排斥,有些病毒与宿主具有共生关系,有的病毒甚至与宿主互换基因。这一发现,让科学家重新认识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引发了对生物进化的思考和猜想——微生物可能是促进宿主进化的动力之一。“这么多新病毒的发现让我们看到生命体从下至上、从活跃到稳定的宏大的进化图景,让我们能在生命进化上有新的理解。”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院长徐建青介绍,从生物进化角度讲,病毒这样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微生物更具有多样性,而处于“金字塔”顶层的人类则完全相反。他说:“人类的进化进程为何如此之快?这一直都是个谜。这项研究让我们有理由对生物进化作出更多大胆的猜想。”
责任编辑:xujinghui
下一篇:斑马尾部是驱蝇“神器”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