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培育出人类结肠“类器官”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7-12-18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日前宣布,该院科学家与本国同行合作,利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人类结肠“类器官”。移植到动物体内后表现出与天然结肠组织相似的功能。这将有助科学家深入研究和治疗消化道疾病。

  “类器官”是用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育出的多细胞结构,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器官,但功能和生理反应相似,对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此前人们已经培育出包括小肠和部分胃组织在内的多种“类器官”。

  结肠是人类消化道末段,由于缺少胚胎阶段的发育数据等原因,培育结肠比培育消化道其他部分更难。研究小组利用动物模型展开分子和遗传筛查,并结合多个数据库,确定了刺激干细胞发育成结肠的关键生长因子。

  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肠管状的组织,并在其中加入这种生长因子,成功启动了一段与身体结构相关的基因代码,促使细胞发育形成结肠“类器官”。移植到实验鼠体内发育6到10周后,这一“类器官”的形态、结构、分子和细胞特性等都与人类结肠相似。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新一期《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人类消化道疾病和其他动物不太一样,因此动物模型不能很好重现人类疾病的发展过程。培育出人类的结肠“类器官”,有助于科学家建立准确的消化道疾病模型,研究人体肠道细菌对健康的影响,并试验新型药物。未来,“类器官”还可能用于移植手术。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