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动脉夹层治疗再开创新之门

科技日报 2017-02-16

  15日,又一名患者通过景在平团队“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痊愈,并已出院离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国际血管领域权威专家、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先驱戴克教授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对此技术作高度评价:“此项升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长达6年的随访研究,开启了探索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实现A型夹层微创治疗的创新之门。”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景在平教授即已开始探索血管腔内治疗技术,1997年和1998年,相继完成国内首例腹主动脉瘤、降主动脉瘤和降主动脉夹层的腔内微创治疗,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腔内隔绝术应用指南》,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腔内微创治疗的“主动脉3N3V新分型”。

  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景在平团队先后创新了开槽、开窗和复杂平行支架等一大批临床技术,并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脉弓分支型腔内移植物。该款移植物已完成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成功转化,成为世界首款实际临床应用的主动脉弓分支型移植物。近年来,景在平教授率领陆清声副教授、冯睿副教授等临床一线人员测量国人升主动脉形态学数据,设计了大口径短段新型腔内移植物治疗升主动脉疾病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模式。景在平还指导周建副教授等,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模拟装置,成功实施了升主动脉扩张病腔内微创治疗。继而,对术后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进一步确证了该院开创的升主动脉腔内治疗核心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