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今年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关于禽流感的这些事你该知道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 2017-02-16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据北京市卫计委网站消息,2017年2月11日,北京市报告一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该患者张某,男,68岁,河北省廊坊市人;1月29日在当地发病,并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因病情逐渐加重,于2月6日经120救护车转至我市救治。2月11日,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危重,仍在全力救治中。经调查,患者有可疑禽类接触史,其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无相关症状。该患者为我市2017年发现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世界各地拉响了禽流感病毒变异及其造成的人际禽流感的警报。2013—2014年,H7N9禽流感病毒作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在我国造成了人感染并死亡。是什么让禽流感“步步升级”?是什么让禽流感病毒突破种属的屏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禽流感是啥?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禽流感何以跨种肆虐,让我们一起追踪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

  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学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禽流感病毒概念中的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 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 H1至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至N9九个不同的型别。其中,H5与H7为高致病型。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编码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基因之外,编码NS1蛋白质的基因也变异频繁。在不同的流感病毒中,编码这三种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变异最大,这表明它们决定了病毒的致病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2.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

  3.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病毒而发病;

  常见的禽流感类型

  (1)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病毒的变异过程

  2013年以来,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多个省市造成人感染危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通过接触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而感染,目前尚无人间传播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证明了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重配病毒,该成果使得人们可以有效判断病毒来源,提前预知禽流感病毒暴发的潜在风险,及时预警并提高控制病毒扩散的能力。

  (2)H5N1禽流感

  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

  目前H5N1型是高致病性,也是使人致死的菌株。一般感染后十几天内就会死亡,死亡率高达60%。

  当病毒入侵人的身体时,一般来说,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辨认出这些“不速之客”,并释放出抗体与之作战。不过,有些狡猾的病毒可以逃过人体免疫系统的辨认,H5N1禽流感病毒就是这样的病毒。这种病毒之所以能在人体内兴风作浪,是因为它能够不断变异,从而逃过抗体乃至药物的阻拦,侵入正常细胞。所以要设计出有效的针对禽流感的疫苗,必须得对禽流感的治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稳定的不易变异的药物作用靶点。

  微生物研究所解析了重要氨基酸突变导致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间获得空气传播能力这一重要现象,揭示了分子水平上H5N1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禽种间的传播机制,使该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进入传染病高发的春季,如何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量不要接触活禽,保持环境清洁,生鲜禽类食品要熟透后食用,相关从业人员要做好职业健康防护;春季为传染病多发季节,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健康防护。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