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突变,治愈镰状细胞贫血《环球科学》杂志 2017-03-12 |
撰文 凯伦·魏因特劳德(Karen Weintraud)
翻译 贾明月
凯伦·魏因特劳德常为《纽约时报》、STAT(www.statnews.com)、《今日美国》等媒体撰稿,主要关注健康和科学。
基因缺陷使部分患者遭受镰状红细胞贫血病折磨,另一种突变却可以让他们免遭这种疾病的困扰。科学家能否为普通患者引入相关突变并治愈疾病?
策尼娅·哈里斯(Ceniya Harris)今年9岁,她本该卧病在床,被疾病折磨。因为她从父母那里,分别遗传了一个可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病的基因突变。这种疾病会使人身体虚弱,有时还会致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分子,负责从肺中获取氧气,并将氧气携带到全身的组织中释放。策尼娅遗传的突变基因会产生一种有缺陷的血红蛋白,让正常情况下呈圆形的红细胞变成新月状或者镰刀状,于是红细胞就会堆叠在一起,阻碍氧气进入组织。这种现象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生理后果,医生一般称之为镰状细胞贫血病。它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想象的疼痛,甚至还会迫使患者频繁前往抢救室,否则后续的卒中和器官衰竭会带走患者的性命。
然而,眼前这位四年级的女孩却充满活力。策尼娅的幸运,是因为她通过遗传获得的另一种基因突变,可以减弱红细胞异常弯曲带来的健康问题。这种罕见的基因突变组合意味着,即使出现镰状红细胞,她也不会受到贫血病的威胁。
过去几十年中,医生们了解到,还有很多孩子和策尼娅一样,也会因为与众不同的基因突变,使身体免遭镰状细胞缺陷的影响。
虽然传统的医疗手段中有应对的办法,但也只能缓解部分严重的症状。所以研究者们希望利用上述生理机制,帮助更多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获得健康。从技术上讲,引入突变的方法算不上治疗,但是这种补偿性的方法会让很多患者不用直面病痛的折磨,也会让数十万患者过得更好一些。
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始试验引入突变基因的疗法,他们希望能精确编辑相应的基因。在推进这项工作前,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与直接修复镰状细胞遗传缺陷相比,启动另一种突变,更容易在生物体中实现。
刺穿红细胞
作为一种会在童年时期危及生命的疾病,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的数量之多,的确非常让人意外。如果一种突变能在童年时威胁生命,就意味着患病个体很少能跨过童年期活到生育期,把自己含有缺陷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基因却有另一种作用,如果只从父母其中一方继承了突变,可以保护患者免受另一种致命传染病的威胁。20世纪40年代晚期,英国科学家J·B·S·霍尔丹注意到,在疟疾肆虐的热带地区,血红蛋白缺陷情况很常见,而且大多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他猜想,具有单条血红蛋白突变(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的孩子在对抗疟疾时,比同龄人更占优势,因此能活到成年期,再把基因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后续研究支持了霍尔丹的部分假说。尽管携带单条镰状细胞基因突变的个体有可能患上疟疾,但是相比不携带突变的人,他们死于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更小。变异的血红蛋白究竟如何通过生物学机制保护人体,我们仍然没有完全弄清。
然而,携带双份镰状细胞突变个体的情况却不妙,他们更容易遭遇不测。研究者非常清晰地整理出了基因突变引发生理异常的整个过程。一个血红蛋白分子由四个亚基构成,通常是一对完全一样的α珠蛋白和一对一样的β珠蛋白。每个亚基都含有一个含铁结构,正常情况下,这个含铁结构能够抓住或释放一个氧分子。因此,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最多能携带四个氧分子。遗传了单个镰状细胞突变的个体会产生一个有缺陷的β珠蛋白和一个正常的β珠蛋白,而从双亲都遗传了镰状细胞突变的个体,却只能产生有缺陷的β珠蛋白。
当氧气不足时,两个缺陷的β珠蛋白会相互结合,在周围环境中,所有血红蛋白分子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这种结合非常紧密,分子会逐渐结成长链,使红细胞扭曲成镰刀形,造成镰状细胞贫血病。最终,这些畸形的分子会刺穿它们所在的红细胞,就像钉子刺穿塑料袋一样。有缺陷的血红蛋白刺穿红细胞,会使红细胞的寿命从正常的120天缩短到不足20天。人体自身会设法弥补丢失的红细胞,但是,如果补充情况不理想,就会出现贫血,使身体组织缺氧。身体组织在缺氧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还会引发炎症,损害血管和组织本身。
胎儿的血红蛋白
要想治愈镰状细胞贫血病,目前有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骨髓移植。实际上这是给身体提供一套全新的循环系统。这套疗法费用高昂,医生需要具备高级的专业医学知识。就算预算和医生都有了,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得到移植的机会。他们需要找到没有患病的、配型合适的同胞才行。接下来的移植过程也充满了挑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死亡几率为5%〜10%。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存在:即使胎儿遗传了镰状红细胞突变,当他还在子宫中发育时,也不会被镰状红细胞的问题威胁。胎儿的血红蛋白和我们前面说的血红蛋白有所不同,它们和氧气的结合非常紧密。当母亲和胎儿的血红蛋白同时出现在胎盘中时,胎儿的血红蛋白能够在竞争氧气的过程中胜出,把氧气输送给胎儿。而在胎儿诞生后不久,这种特有的血红蛋白就会减少,红细胞中的氧气也会减少。
在双亲都把镰状细胞突变遗传给子代的情况下,胎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就会受到影响,红细胞开始变为镰状,一系列症状也开始出现。
每个人都会多少保留一些胎儿血红蛋白,不管有无镰状细胞贫血,多数成年人能产生1%左右的胎儿血红蛋白。策尼娅比较幸运,她编码胎儿血红蛋白的基因从未接收到自己不再被需要的信息,所以在她的血红蛋白中,还有20%是胎儿血红蛋白。这个比例已足够继续保护她。胎儿血红蛋白为红细胞提供的充足氧气,保证她体内有缺陷的血红蛋白无法发挥作用。
根据策尼娅的情况,医学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他们希望胎儿血红蛋白继续工作,在出生后也不减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科学家需要抑制通知胎儿血红蛋白不再工作的基因表达。
斯图亚特·奥尔金已经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镰状细胞遗传基础,最近,他在造血干细胞中找到了一个精确位点,剪掉这个位点就可以让人无限期地制造胎儿血红蛋白。
责任编辑:李阳阳
上一篇:人工合成“甜”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
下一篇:讲话啰啰嗦嗦,可能是痴呆前兆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