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找到艾滋病病毒“软肋”

科技日报 2017-04-24 作者:张晓鹏 李丽云

  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基础免疫团队郑永辉研究员和张险峰博士在艾滋病天然免疫研究领域获得新发现,揭示出艾滋病病毒一个“软肋”的机制,有望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靶向依据。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病毒学著名专业期刊《病毒学杂志》上。

  该团队近年来致力于针对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宿主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研究。据介绍,丝氨酸整合因子(SERINC)是一种膜蛋白,其家族共有5个成员,其中SERINC5和SERINC3是目前最新发现的抗艾滋病病毒的天然免疫分子,可阻断病毒感染新的细胞,从而降低病毒的感染力。然而,对于SERINC家族各成员的抗病毒活性、体内表达以及抗病毒机理,科研人员还知之甚少。

  该团队通过对SERINC家族5个成员系统性比对,不仅发现SERINC5具有最高的抗病毒活性,还检测到了该分子在人体细胞中表达的5种不同分子亚型。进一步研究发现,5种亚型中只有I亚型能够高效表达,相对于其他亚型,I亚型多了一个跨膜区,从而增强了蛋白稳定性并产生抗病毒效力。同时,I亚型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丰富,预示其在抵抗病毒感染中的具有重要功能。可以期待这样一个远景:如果能增加这个新发现因子的表达,是否就可以遏制住病毒蛋白的疯狂蔓延呢?该团队将对此继续研究。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