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手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有望获得新的治疗手段

光明网 2017-06-26

  近日,复旦大学王立顺教授团队和上海交大陈国强院士团队在肾透明细胞癌转化医学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该项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资助支持,论文已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同时,“乙醛脱氢酶2作为蒽环类化疗药物处理肿瘤细胞时药物靶标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超过20万新发病例及超过10万死亡病例。在肾细胞癌中,肾透明细胞癌约占70% - 80%。肾透明细胞癌中有70%以上存在泛素连接酶(VHL)功能缺失,引起泛素连接酶的靶蛋白低氧诱导因子(HIF)累积,赋予肿瘤细胞生长优势和耐药特性,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肾透明细胞癌化学治疗药物。

  无法手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有望获得新的治疗手段

  VHL表达缺失的肾透明细胞癌对蒽环类化疗药物敏感:a-b,缺失VHL的肾透明细胞癌786-O转染VHL后对蒽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c-d,表达VHL的肾透明细胞癌Caki-1沉默VHL后对蒽环类药物敏感性提高。(复旦大学供图)

  该研究通过筛选,发现VHL表达缺失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对肿瘤临床常用的蒽环类药物敏感,而对其它化疗药物抵抗,转染VHL后对蒽环类药物敏感性反而下降;该效应与HIF的累积无关,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VHL通过泛素链酶E3非依赖的机制,增强转录因子HNF4α转录活性,调控乙醛脱氢酶ALDH2的表达,进而调控肾透明细胞癌、ALDH2基因敲除小鼠MEF细胞以及模式生物秀丽线虫对蒽环类药物的敏感性。这些发现为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化学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实验基础,可为丧失手术机会的肾透明细胞癌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光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