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坏习惯最伤血管 7个症状说明血管堵了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2017-08-31

  编者按: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这种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无症状心悸缺血,还会引起心绞痛,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许多冠心病患者更多是对健康知识的匮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病情加重甚至猝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冠心病,得了冠心病,应该如何科学保健呢?针对这一问题,人民健康网打造《“健”识早知道》专栏,本期将为您梳理日常科学预防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与您一起变身成为健康知识小达人,将健康进行到底!

  夏秋之交,谨防“秋老虎”偷心

  人们常常认为,冠心病在冬季才会高发,事实上,在夏秋交替时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梗死并不少见。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孙宝贵教授指出,“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因此,夏秋之交要特别注意一些身体危险信号,如半夜突然胸闷胸痛,莫名冷汗直流可能是心梗前兆,千万不能忍到天亮。

  有冠心病心绞痛或者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要尽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其次,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再次,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最后,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这种牙疼竟然是冠心病

  有一种牙疼真奇怪,说不清哪颗牙疼,还久久不愈,它不仅和运动相关,还和心情相关,原来竟是冠心病“搞的鬼”。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宋现涛表示,比较典型的冠心病临床症状有胸痛和胸闷,但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有人感觉胸前区压榨般疼痛,有人则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还有的人感觉上腹痛、左肩痛和头痛,或是牙疼等。因冠心病导致的牙痛,与一般的相比,往往是牙床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为多,常常难以确定具体是哪颗牙,牙龈、脸颊不红肿。

  预防冠心病从“轻饮食”开始

  日常饮食与心血管健康关系密切,预防冠心病也应该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宋现涛表示,预防冠心病,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所谓清淡,一方面是控制盐的摄入;另一方面是控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每人每天摄入的盐不应该超过6g,饮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以植物性的膳食为主,肉蛋的摄入占20%-30%。

  单纯肥胖也会增加患冠心病风险

  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单纯肥胖或体重超重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会上升28%。那些被认为是“健康”的肥胖人士,即便他们身体没有马上出现不利健康的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仍可能会遭受心脏病的打击。

  心梗诱因:男人胡吃海喝女人心情不爽

  体力应激是诱发心梗的首要因素,其中男性占49%,女性占45%。

  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解释说,所谓应激,就是机体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身体的不恰当反应。体力应激不一定是劳累,“如跑步后发生的心梗,运动量可能也不是很大,但患者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锻炼身体,开始锻炼时身体不适应,诱发了心梗,这种变化属于体力应激。”

  研究还发现,在诱发心梗的各种因素中,明显表现出男女的不同。以生活方式为例,有15.4%的男士犯心梗是因为过度不良生活方式。“过度指的是与平时相比过度饱餐或高脂饮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夜间过度娱乐等。”相当于大家说的胡吃海喝可劲造;通宵搓麻将玩得嗨。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比较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过度不良生活方式引发心梗的只有8%左右。与男士相比,女士因心理压力大而诱发心梗的比例较高。研究发现,有14.4%的女士因为精神压力大诱发心梗,男士则不到10%。

  长期熬夜易心梗 5种坏习惯最伤血管

  血管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同的生活习惯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要保护好血管,最好先了解生活中那些损伤血管的坏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血管造成极大危害。

  1、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浓油赤酱,高油、高盐、高糖,荤多于素,都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质不仅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血栓。

  建议吃饭最好吃七分饱,平时饮食中少吃烧烤、腌制的加工类食品和油炸食品,应少肉多菜,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2、长期吸烟会导致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环芳香烃及丁二烯等 多种有害物质,它们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到达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3、缺乏运动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诱因。 长期不运动,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没有 办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囤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最终堵塞血管。

  4、长期熬夜可能带来心梗风险。熬夜会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里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显增加。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5、压力大,心情差,精神压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使血管变硬。

  冠心病 你还当它是老年病吗?

  以前我们认为冠心病是老年病,但是从近些年临床资料显示,年轻化的趋势非常严重,30-40岁的病人也并不少见,甚至20多岁的患者也有。种种现象显示,冠心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也不能忽视。这一年龄段的患者血压控制率低、抽烟率高、超重率高,工作及生活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使得青年人罹患冠心病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也相对增多,造成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作为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青年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男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低胆红素均与青年人群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多种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加强冠心病防治教育宣传,积极控制可控因素,及早预防,降低青年人群冠心病的发生,也是心血管医生应尽的社会职责。

  破解心血管健康八大谣言

  谣言1:有心脏病家族史,一定会得心脏病。

  谣言2:“好胆固醇”足够高,可抵消“坏胆固醇”的不良影响。

  谣言3:只通过饮食调节,可将坏胆固醇水平降至极低。

  谣言4:得了高血压肯定有感觉。

  谣言5:所有脂肪都有害。

  谣言6:每周2~3小时剧烈运动能保证心血管健康。

  谣言7:搭桥手术和支架植入会修复受损心脏。

  谣言8:女性不用担心心血管疾病。

  七种征兆说明你的血管堵了

  早期发现血管堵塞的征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下面总结的几种表现,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诊。1.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2.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4.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5.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了。6.脉搏减弱、血压低,上肢动脉堵塞。7.下肢不对称水肿,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夏天一个动作可能令心脑血管瞬间崩溃

  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研究显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怎样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疾病?

  1、不要猛回头。2、温差别太大。3、饮食要注意。4、晨练别太早。5、保证水充足。6、房颤赶紧治。7、血糖别降太低。

  心血管穴——膻中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又是一身宗气汇合之所,因此具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之功,是治疗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咳喘等心肺疾病的要穴。平时可用掌根上下摩擦该穴,以透热为度;再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分钟。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