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央视财经频道 2016-11-28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文/央视财经

  智能制造是所有工业强国都提出的目标,是实现制造升级的必经路径,可智能制造也不是平地起高楼。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未来的一个个制高点。基础离不开控制系统、大数据和网络,而只有紧紧牵住这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智能制造才能真正实现并不断升级。今天小编要给您讲讲国内的那些智能咖,那些很牛的“牛鼻子”。

  指甲轻轻一划 上万美元就没了?

  先来说一样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的东西。也许我们感受不到它,但可能你身上携带它的数量比你的牙齿还要多,这就是——芯片。

  如果您身上带着电脑、IPAD、手机,这些智能设备至少就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芯片。芯片,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它是一切智能制造的基础。但要制造一个小小的芯片,却涉及无数个前沿核心技术。

  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过2000多亿美元,总值已经超过石油、粮食等。中国的芯片制造到底差在哪了呢?

  浙江余姚,一家刚成立了11年的公司已经解决了一个关键难题,人家已经开始赚 苹果公司的钱了。各位用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连最新的苹果7,这些电子产品的芯片都采用了姚力军公司的产品。

  那芯片从何而来呢?这个类似饼状的金属材料,叫高纯度溅射靶材,它是半导体芯片制造中的关键材料。目前全球只有四家公司掌握这种材料的制造工艺。

  这些金属靶材,最核心的是它的纯度。一般的金属能达到99.8的纯度,而制作芯片需要的金属纯度是99.999。因为纯度太高,指甲轻轻一划就会有划痕,任何细微的瑕疵都会导致这一块价值上万美元的靶材报废。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芯片是未来智能装备控制系统的核心, 没有姚力军他们生产的这种靶材,芯片就造不出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要密布上万米金属导线,这些导线比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还要细,这对金属材料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姚力军总开玩笑说自己是揉面做饼的人,只不过他做的这种金属饼,最贵的要几万美金一个。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作为全球范围内掌握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关键技术的核心专家之一,11年前,已经在日本工作的姚力军带着技术回到国内。当时,中国不仅溅射靶材工艺是空白,就连生产靶材的高纯金属原材料也要全部依赖进口。

  现在,姚力军他们生产的高纯钛金属,已经达到美国、日本的产品性能,完全满足了芯片制造所需要的纯度,再也不受制于人,打破了日美在这一战略金属材料领域的垄断。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对中国智造来说,芯片不仅决定着设备的运行,还决定着产业的国际分工角色。尽管目前科技产业在国内风生水起,整个终端产品的制造环节更是占到了全球80%以上的份额,但就产业链上游的芯片来说,中国企业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还有不少。

  用一部手机就能管理一座城市啦?

  你能想象在一个城市中,不管是交通、住房,还是治安、环保,这些一等一的大事,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甚至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了。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银川的一个普通居民小区,保洁员刘青霞刚刚收到一条信息,小区里编号为3000的垃圾箱满了,她要和工人一起过去,把垃圾箱里的垃圾收走。

  智能垃圾箱是从珠海过来的,不仅会发短信,还会晒太阳呢!垃圾箱的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传感器,当里面的垃圾堆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垃圾箱就会自动连接物联网发出消息,传送到保洁员的手机上。

  城市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怎么统筹处理,只需通过一部手机很快就能一目了然。不仅仅是市政环保,在银川,很多事都可以通过网络在手机上办理。

  在银川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中间立着一个特殊的玻璃柜,柜子里放的全是公章,而且都被封存了起来。这也让第一次来这里办业务的群众有些发懵。

  原来,为了简化办事流程,这个审批中心把过去涉及到26个行政机关的审批章全部封存,用一个行政审批专用章替代。以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要办成的事,现在可能半天就搞定了。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这个市民大厅是2014年底开始运行的,已经办理过企业7400多户,个体20700多户。平均效率比之前高出近三倍。

  现在,这些事更方便了,市民们连市政大厅都可以不来,用手机就能办理这些业务,目前,银川市已经有227项审批事项都可以在手机上来提交办理。

  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将近400个城市开始了各种智慧城市的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利用整体大数据的支撑,可以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在云端对不同业务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智能和传感来实现数据的感知,从而掌握整座城市的运行状况。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之所以能实现这些强大的功能,秘密就在银川这个大数据“仓库”中,整个城市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在这里。

  这里的1000个机柜,两万组服务器存放着27个银川委办局的各种数据,像这个微模块里存放的就是银川街头监控摄像头录制的数据,整个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量现在达到了28.6PB, 1PB相当于1024TB, 也就是说28.6PB的数据需要用29000多块1T的硬盘才能存下。可如今如此海量的数据就存储在这个大数据中心里,而且每天还在不断增加。

  几秒钟敲出来的一行代码就要上亿元?

  这是正在建设的“华龙一号”核电站,这是中国拥有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它一亮相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核电的技术门槛很高,其中的许多核心技术,过去一直是国外垄断,比如成体系的软件开发,也是中国智能制造比较薄弱的环节。眼下,在华龙一号身上,自主软件的开发就有了关键性突破。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这间密室里存放着为华龙一号研发的、保密级别最高的第三代核电工程软件。全套68张光盘中的一张,这是中国人研发的第一套自主核电软件包。有了它,华龙一号也就有了真正的中国魂。

  软件包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核电站的设计、运行、维护都必须要用到它。国内一家核电站刚刚换了燃料元件,需要条试软件代码后,才能运行。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五六秒钟的功夫,代码就能改好。仅仅在六年前,这还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中国各地运行的核电站,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的软件。这些软件就像黑匣子,看不到里面的源代码,只能使用,一个符号都不能改。

  这些代码价值连城。引进一个软件包动辄就要数千万元,甚至上亿。花了巨资买回来的东西,使用的时候依然要受到卖家的层层制约与监控。

  安萍的团队,负责软件包的底层开发。整套软件的源代码有280万行,每一行的背后都需要建立数学和物理模型。核电软件研发,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理论基础的研究功力。

央视爆料:原来,iPhone用的是“中国芯”

  完整的成体系的软件系统是核电技术的中枢神经和大脑,也是一个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必须迈过的坎,它的技术突破为中国在重大工程中的智能制造带来了新的升级。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央视财经频道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