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特战潜水员将配备腕带声呐

新华社 2016-11-30 作者:栾海

  特战潜水员在水质浑浊甚至漆黑一片的水下怎样完成特殊任务?为解决这一难题,白俄罗斯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可充当潜水员耳目的小型腕带声呐。

  据俄罗斯FAN新闻网报道,这一声呐装置由位于白俄罗斯北部维捷布斯克市的“显示装置”设计局研制,总重量不到两公斤,由潜水员腕带上的一个声呐定位器和潜水面罩内的显示屏组成。

  在水下使用时,声呐定位器的信号机可向指定方向发射声波,在水下传导的声波一旦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金属、石头等物体反射的回波频率不同,信号机捕捉到这些回波,就能测定其频率以及声波收发的时间间隔。声呐的内置计算机在加工整理各种信息后,可在潜水员的面罩显示屏上提示行进方向上有哪种障碍物、相距多远,并展现被探测目标的轮廓和海底大致地形。

  测试显示,这种腕带声呐可在水下扫描半径数百米内的区域。潜水员能借助它在完全漆黑或非常浑浊的水中,不用任何照明装置就“看”清周围环境,绕过障碍物,找到目标,执行安装水雷、侦查水下设施等任务。

  “显示装置”设计局主任沃伊坚科夫介绍说,腕带声呐的研制工作将持续到2017年年初,在完成必要测试后,将交付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两国军方。此外,两国部分抢险救援单位也在预订这一装置。

  据报道,部分独联体国家和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供潜水员使用的声呐,这类装置最初重约10公斤,潜水员需双手持握完成扫描,且只能以警示音提示前方有障碍物。据媒体报道,采用小型化和信号处理新技术后,美国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和德国陆军特种部队潜水员拥有类似的腕带声呐。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