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颗3D打印卫星将入轨科技日报 2017-01-12 |
“Tomsk-TPU-120”是俄罗斯第一颗外壳借助3D打印机制成的卫星,在设计时考虑了多级动态模拟结果。采用这些技术可大大缩短研制时间,减少实际试验次数,还能找到新的材料和设计方面最佳解决方案,以降低项目成本。
托木斯克工业大学高技术物理学研究所所长雅科夫列夫表示,在发射运载飞船时,航天设备及其有效载荷将承受剧烈的震动,可能导致其毁灭。因此,研究和设计这类结构时应考虑到它们的动态加载。
研究人员在该大学的最新项目中采用了新的多级技术,设计考虑了结构部件及材料的内部结构。因此,研究人员在数字设计阶段时,就可以进行最大程度接近现实的虚拟实验。
雅科夫列夫进一步解释称,把每公斤有效载荷运到轨道需要大笔资金,为了保证在飞船上升时卫星部件和结构的完整性,需要利用多个安全节点。采用3D打印这一新生产技术的动态模拟,可大大减少结构重量,同时又不改变其牢固特性和抗震动性。
据悉,此次试验只是研发不同用途小型卫星长期工作的第一阶段。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点击量好几亿!他们这样“玩”科普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