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名称中识别感冒药成分?

光明网 2017-07-06

  感冒时,我们常要服用感冒药来缓解那些难以忍受的症状。为了选用对症的感冒药,我们必须要了解其所含的成分。要了解感冒药的成分,首先必须阅读药品说明书,这些成分在说明书上写着呢。另外,还可以从感冒药的名称来了解其成分。因为感冒药名称中的每一、两个字就表示某一种成分。如“双扑伪麻片”、“氨酚伪麻美芬片Ⅱ”和“氨麻苯美片”等,其药品名称中的“扑”、“氨酚”、“氨”、“伪麻”、“麻”、“美芬”、“美”和“敏”等,都是表示某一成分。在此,“扑”多指“扑热息痛”或“扑尔敏”;“氨酚”和“氨”是指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伪麻”和“麻”是指伪麻黄碱;“美芬”和“美”是指氢溴酸右美沙芬;“敏”则指的是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不难看出,“双扑伪麻片”,其中“双扑”指的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

  由上可见,感冒药虽多,但成分却互有交叉,其针对的症状更是大同小异。根据这些症状的不同,感冒药最常见的疗效大致有三个方面:

  (1)解热镇痛药:可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主要有扑热息痛、咖啡因、布洛芬。

  (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主要有伪麻黄碱。

  (3)抗组胺药:缓解流眼泪、打喷嚏和鼻溢液,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例如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

  (4)镇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

  明白了药品名称的学问,选药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药品了。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光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