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护蜜蜂 既没吃的,也没有好吃的

中国科学报 2017-03-03

  ■张田勘

  按时令,此时已经看得到春姑娘姗姗来临的婀娜步态。尽管还不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但是蜂蝶翩翩,采花酿蜜却扑面而来。近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报告的一项新成果表明,为农作物授粉的蜜蜂种类越多,作物结出的果实就越好、越大、越饱满和越甜蜜。

  研究人员观察了美国加州中部的15个农场,一些农场仅种植草莓,一些则将草莓和花椰菜、树莓、甘蓝混合种植。种植作物多样化的农场有多种蜜蜂在匆忙授粉,但仅种植草莓的田地里只有欧洲蜜蜂在授粉。结果,产自多样化种植农场的草莓更饱满、结实和甜蜜,而且更对称,农民也更容易销售这些水果。

  然而,近几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蜜蜂的大量减少和死亡已经提醒人类,供人生存的各种食物将逐渐减产。

  中科院动物所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蜜蜂近10年间减少了10%左右。美国的研究表明,近10年来,美国的蜂群减少了约30%左右。蜜蜂减少的原因有:气候变化,破坏蜜蜂和植物之间紧密的物候关系;环境污染,毒杀了蜜蜂;人类的土地利用,占据了蜜蜂的栖息地;还有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蜜蜂被消灭;以及病原体对蜜蜂的伤害等。

  人类所赖以生存的食物有三分之一是蜜蜂和其他传粉者帮助产生的。没有多样化的蜜蜂传花授粉,人类的食物也不会美味可口,因此必须保护蜜蜂。

  为此,美国白宫特别工作组确认了联邦机构应当执行一系列政策,力争到2025年将蜂群的损失减少到15%。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对蜜蜂的减少并不在意,而且有研究指出,世界上近40%的小型传粉昆虫,例如蝴蝶和蜜蜂存在灭绝风险,需要有替代它们的方法,例如用无人机为作物传花授粉。

  近期在《化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这种可能,对一架类似蜂鸟大小的小型无人机进行改装,在机身上装上绒毛,能有效地收集花粉。在遥控指挥下,无人机能从一朵花蘸取花粉后再从另一朵花蘸花粉,实现了人工授粉。但是,即便如此,无人机也不能产生花蜜,而且也不能确保这样的方式生产出的果实是否与蜜蜂授粉产生的果实一样味美可口和产量丰富。

  因此,着眼点还是要回到如何保护蜜蜂等传粉昆虫上来。

  2017年刚刚颁发的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里,就有一个不起眼但很吸引人的奖项“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不仅对人安全,对其他动植物也是安全的。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也发现,蜜蜂和一种大黄蜂会偏好含有新烟碱的糖溶液,这会对蜜蜂造成伤害。因此,从2013年年底以来,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已经在欧盟受到限制使用。

  此外,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提出,要为蜜蜂等昆虫建造绿色“高速公路”,让这些昆虫能自由地在觅食地飞行并传花授粉,减少“绿色沙漠”,即种植单一作物品种而导致蜜蜂的食物减少,从而无法吸引多品种和大量的蜜蜂来为作物传花授粉。同时,为蜂建造绿色“高速公路”还需要收紧新型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严格管理转基因作物,以保护有益的野生昆虫。

  中国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如果蜜蜂是在多样性作物的田间传花授粉,就不只是让果实更为美味可口和增加产量,而且能增强蜜蜂自身的抵抗力,以抵御各类杀虫剂的毒杀。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