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道口,被人们戏称为“宇宙中心”,因为这里坐落着北大和清华,聚集了众多网络公司和创业公司,也因为这里高昂的房价。2012年,就在这里,一群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小型共享社区,名为706青年空间。青年空间由两间复式公寓改造而成,有图书馆、咖啡馆、厨房这样的公共空间;也能让来来往往的青年们栖息落脚。这是一个躲避高房价的“桃花源”,也是一个探索新生活方式的试验田。(图/文 邹璧宇)

  

  每天都有不少来此拜访的人。2016年3月1日下午,从加拿大来中国旅游的阿尔伯特(左二)来此拜访,未来几天他会成为空间里的沙发客。青年空间里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年轻人,他们有的长期待在北京,有的可能在家闷得慌来此找人聊聊天。只要坐下,就有可能大家一起互相交谈。

  

  朱海玲是来自上海一所国际学校高二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迷茫期。她办了休学,准备利用这半年时间多认识一些不同的朋友,看看别人的人生,再决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在这里落脚后,她就跑去北大与清华旁听公共课。朱海玲的这个决定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后来经过再三沟通得到家人的理解。图为在课余时间,朱海玲热爱制作“手账”——精致的日记。

  

  从青年空间出发,无论去各大高校还是科技公司都非常近,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宝贵资源。图为略显稚嫩的朱海玲在北大下课后离开教室。

  

  图为朱海玲的床位。她从小学就在寄宿学校生活,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而国际学校的学习经历让她知识面更广,所以在大学上公共课程,她表示压力不大。

  

  曹冠群来自东北,辞了在老家的工作,在北京又找到了一份“强得多”的教音乐的工作。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一个多月,白天上班,下班就回青年空间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

  

  图为曹冠群躺在床上用手机与女朋友聊天。在北京生活,最大的不习惯便是与女朋友分隔两地。

  

  这里每周都会举办活动,吸引了周边高校甚至北京其它区域的年轻人。图为周三晚上,青年空间的小剧场举办“三分钟演讲”活动——每个人有三分钟的时间对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讲完后还有接受大家提问的环节。在观点的碰撞中,人们同时认识了彼此。这里最著名的口号是“探索生活的不同可能性”,除了特定时间的活动,平日里也有不同的聚会,参加的人有“创客”、学生、学者、艺术家等等。

  

  三月初的北京,夜晚仍有阵阵寒意。屋内热闹纷呈;屋外的天台却成为住客们打电话和发呆的后花园。

  

  “三分钟演讲”活动结束以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朋友不愿意离去,留下来转战到小客厅交流。面对面的沟通带来与社交网络完全不同的体验。

  

  在大厅,三个男孩聊着自己的生活。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交流着让人破除了壁垒,心贴得更近了。有的人称自己为空巢青年,不想宅在屋里时,就想来这里呆一呆。

  

  图为一个没有活动的夜晚,小剧场是大家喝酒聊天的地方。这里放着好几把吉他,遇到会演奏的人,可以即兴唱个歌。

  

  翻开冰箱,可以看到贴有不同名字标签的食物,以免被弄错。在这里,冰箱经常满满当当;不像很多独自生活的北漂,冰箱填不满。青年空间的厨房对住客开放,让人们除了外出就餐外,多了另一种选择。偶尔,大家还会举办“家乡菜”聚会——每人做一道菜,大家一起分享。

  

  图为一位女孩问厨房阿姨:“您看到我之前煮的粥了吗?”她之前用电饭锅熬了一锅粥,却似乎被别人喝掉了。在公共空间里生活,很多时候需要注意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在使用一些设备时,需要自己控制时间,不能占用太长时间。例如洗衣机用完后不把衣服及时拿出来,就很可能影响了别人的使用。

  

  这天,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本科学生来这儿进行室内测量的训练。带队老师以706青年空间为案例,给学生们讲解共享社区的特性与不同空间的功能,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706青年空间一直在变化和改进着。这天,工作人员与工头商量着关于阁楼的改造。工作人员希望将阁楼利用起来,多提供一些位置让大家阅读。与一般旅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一样,这里的很多空间利用都不能为团队带来利润,比如图书馆等公共空间。但对空间的完善一直没有停止。

  

  这是资深住户戚泽明。他平时自己录制视频课程,教人如何提升演讲技能,并在网络平台进行出售。“许多课程作品,我都在这里完成的。”在朋友微信群里,他称自己是“首席故事官”。

  

  住在这里两年半的时间,戚泽明交了很多朋友,也积累了很多书。如今书已经摆放不下了,戚泽明打算租个房。“别人租房当然是为了住,但我冒出租房这个想法时却是因为放东西。”很快,戚泽明开始纠结要不要干脆自己也住出去。青年空间一个月2100块的租金,其实能让他自己租个单间,但是生活氛围却完全不同。一堆年轻人聚在一块儿,总是美好的。但青年会长大,会离开。青年们总是来来往往。(微信搜索公众号中国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加入微社区,分享你的故事,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腾讯图片《中国人的一天》(微信号chinaoneday),真实生活,点滴记录,展现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投稿或来信可以发送邮件至:1311211184#qq.com (发送邮件时请把#改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