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好,连累心

陕西科技报 2020-07-15

  

  近日,欧洲牙周病学联盟与世界心脏联盟联合发布了牙周病和心血管病专家共识。

  共识指出,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重度牙周炎与心血管病独立相关。牙齿表面布满菌群,致病菌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穿透牙周组织的上皮屏障,顺着血液扩散到全身,从而诱发多种疾病。牙周炎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内皮功能障碍,导致颈动脉的中层、内膜增厚,动脉钙化水平升高。而且,牙周炎与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等存在正相关。随着牙周炎逐渐加重,心脑血管受累程度也会加深。所以,要想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必须从保护口腔开始。

  该共识为口腔科和心内科医生,以及心脑血管病高危患者提供了指导建议。

  建议口腔科医生:牙周治疗和心血管病治疗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一方面,牙周治疗可改善心血管病的多项指标,比如血压、血管硬度等;另一方面,他汀等心血管病常用药在牙周炎症的改善和减少牙槽骨吸收中起到重要作用。

  口腔科医生治疗前,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用药情况,判断其治疗中的出血风险等级。

  对于口腔出血者,可使用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明胶海绵、局部缝合、含氨甲环酸的漱口液、沾有氨甲环酸的敷料压迫,以及联合使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局部麻醉药等方法止血。

  治疗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若高于180/100毫米汞柱,手术需要在血压稳定后才能实施;有心内膜炎风险的患者,应预防性给予抗生素;牙齿脱落较多的患者,鼓励其进行牙齿康复,恢复咀嚼能力,以保证营养摄入。

  心血管病患者的服药情况,对于牙周病的治疗也有重要影响。若患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几乎所有常见的口腔科治疗术后出血几率都不会升高,因此无需特意停药。

  若患者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则要检测其凝血酶(INR值),小于等于4要考虑停药,小于4、大于3.5,建议咨询心内科专家意见。同时服用以上两类药物的患者,需要警惕其高血栓及心脑血管缺血风险,任何更换凝血药物的决定都要及时与心内科医生沟通。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等全身情况稳定后择期治疗。

  口腔科医生还应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牙周病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提醒其警惕风险因素,注意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坚持锻炼,重视牙周维护,每年定期检查。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病的牙周炎患者,要根据病情制定完整的治疗计划,并加强牙周治疗及维护。

  建议心内科医生:应告知患者牙周炎对心脏健康的影响;询问有无牙周炎症状,比如刷牙或进食时有无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龈脓肿、口腔异味等。对于有牙周炎的心血管病患者,建议进行牙周评估和定期牙周检查及治疗;无牙周炎者,建议定期接受预防性牙周检查。

  所有新诊断的心血管病患者,均应转诊接受牙周检查,并视为心血管病管理的一部分。而且,心内科应与口腔科建立学科合作,尤其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中,尽量避免出血或缺血事件。

  建议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意识到牙周病是种慢性病,可能会加重心脑血管病,需要终身关注并接受专业护理。如果不积极治疗牙周炎,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进而给心脑血管病预防带来阻碍。牙周病的发生或恶化可能并无症状,因此即使没有牙周病,也应定期去口腔科检查。

  日常应保持牙齿和牙龈清洁,每天刷两次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齿缝,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牙菌斑的漱口水或特定洁牙剂。留意牙周病的迹象,比如牙龈红肿、刷牙后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牙间距增加、牙结石等。在进行牙周病治疗前,要及时、准确地告知医生自身的疾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王浩杰)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陕西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