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71027439203948221.jpg

视觉退化 基维鸟依然健康

科学网 2017-10-20

  不会飞的几维鸟可能会丧失视觉。图片来源: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不是所有的鸟都需要看得见。研究人员发现新西兰生活的失明但却依然健康的基维鸟。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在夜间活动的不会飞的鸟在进化时可能同时失去了视觉能力。失明的基维鸟似乎能够利用其他感官如触觉、嗅觉和听觉生存下去,所以维持良好的视力可能是浪费能量。

  这些失明的鸟儿是在新西兰南岛上的奥卡里托森林中研究160只奥卡里托棕基维鸟(Apteryx rowi)时发现的。

  “我们发现鸟儿存在大量眼部病变。”惠灵顿新西兰特巴巴同加利瓦博物馆的Alan Tennyson说,“它们中有1/3存在眼病。”

  但最令人吃惊的地方是其中3只完全失明的鸟儿。“发现完全失明的鸟儿健康状况非常良好绝对是意见让人吃惊的事。”该团队成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Christopher Murphy说。

  “其他的鸟儿中没有发现失明的个体独立生存。”Tennyson说。但其他的物种如鼹鼠和穴居鱼也存在失明。“在动物中,失明对于生存并非绝对必要。”

  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物种如何丧失其视觉,这一过程叫作“退行演化”。最有可能性的解释是,因为生活的地点和方式基维鸟并不需要视觉:它们在晚上变得活跃,它们的栖息地提供了大量食物,而且除了一些被引入的动物如鼬鼠之外没有捕食者。

  “基维鸟不会飞,通常在夜间活动,它们有着极出色的嗅觉、听觉和触觉能力,因此视觉对于它们的生存来说似乎并不重要,至少对于一些个体来说如此。”Tennyson说。

  其他研究人员推测,一种叫作音猬因子的基因可能对其视觉丧失负责。该基因在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在其他失去视觉的动物中曾发挥作用,如墨西哥失明穴居鱼。

  Tennyson表示,失明奥卡里托棕基维鸟是研究视觉系统如何进化和改变的一个机会。但前提是它们能够幸存下来,现在这种鸟已经濒危,野外仅剩约400只。(冯维维)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