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揭示:母性行为“本能”源自一种特定神经细胞新华社 2018-04-12 |
新华社华盛顿4月10日电(记者周舟)在动物界,雌性动物的抚育对于幼崽的存活至关重要。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雌鼠将幼鼠抱回自家窝里的“本能”源自一种特定神经细胞的信号传导。
此前研究就发现,大脑中“内侧视前区”区域是与母性行为相关的重要区域,但对其中的具体神经信号机制并不清楚。
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林大宇团队在这次的新实验中,考察了雌性小鼠同自家和别家“鼠宝宝”互动时其大脑“内侧视前区”的活动。结果发现,雌鼠在接近“鼠宝宝”并将其抱回窝的过程中,“内侧视前区”一种名为“雌激素受体阿尔法”的蛋白质电信号最为活跃;一旦“鼠宝宝”归窝,这种电信号水平就降低了。
研究发现,如果通过化学手段阻断这些细胞活动后,雌鼠的“护犊”行为就会消失。如果人为激活这些细胞活动,“未育”雌鼠也会出现类似母性行为。
论文高级作者林大宇对新华社记者说,研究中发现“鼠妈妈”不能区分自家或别家的“鼠宝宝”,因为“鼠宝宝”移动能力不强,出现别家“鼠宝宝”的情况很少见。但“羊妈妈”却可以分出自家或别家“羊宝宝”,林大宇推测这是因为“羊妈妈”的嗅觉器官副嗅球参与了辨识幼崽的行为。
她说,团队下一步准备研究雌性在孕育和哺乳后代期间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蛋白质表达活跃,以及这一期间的雄性是否也存在类似机制。
责任编辑:杨茗
下一篇:金纳米颗粒 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