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据显示2到6岁时变胖与青春期及成年肥胖风险增加相关奇点网 2018-10-19 |
十一黄金周过完了,再想放假就得等到过阳历年和阴历年了,一想到这,奇点糕不免有些心塞。
说道过年,live for eating的中国人自然少不了大吃一顿。吃多了,那就会胖。好在肥胖这个问题大家都认识到了,不过仅限于大人中。至于宝宝们,看看年画上的大胖小子就知道了。
不少家长都觉得孩子胖些没什么,长大了就瘦了。这个观念可是个大大的错误。近日,莱比锡大学的Mandy Geserick等发现,学龄前阶段是长胖的关键时期。2-6岁时BMI的快速增长,与青春期肥胖乃至成年肥胖高度相关,相对风险达到1.43。相关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1]。
肥胖的危害,奇点糕说的已经够多了,像什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和肥胖有关。在儿童早期,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2],而儿童时期过多的功能异常的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3],进而提高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4]的风险。
胖起来容易,再瘦下去可就难了。减肥的不易,看看奇点糕发过多少减肥方法的文章就知道了。2017年的一项调查就发现,19岁时严重肥胖的孩子,只有6.1%能在35岁时摆脱肥胖[5]。
不过,胖子们是什么时候胖起来的呢?在长胖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个关键时期呢?想要对潜在的小胖子们及早进行有效的干预,就必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为此,Mandy Geserick展开了调查。
研究人员从CrescNet患者注册中心获得了5万名儿童的共33万个不同时间点的BMI数据。这是一个用于监测儿童生长数据的计划,记录了孩子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信息。
BMI随年龄的变化,Case1至4分别是一直胖的、由胖而瘦的、由瘦而胖的和一直瘦的
通常来说,宝宝出生后的一年中,BMI会快速增长,而后逐渐下降,在6岁左右下降到最低点,而后又开始上升[6]。
为了排除这个BMI自然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把BMI数据转化成了标准分,分成体重不足(标准分在-5到-1.28之间)、正常体重(标准分在-1.28到1.28之间)、超重(标准分在1.28到1.88之间)和肥胖(标准分在1.88到5之间)四组。
所谓标准分,就是用实际的BMI减去整体BMI的平均值,再除以整体BMI的标准差。标准分为正代表高于平均值,为负代表低于平均值,而标准差的绝对值越大则偏离平均值越多。
研究人员还调查了BMI的年度变化,也就是后一年BMI标准分和前一年的差值,那些一年中BMI标准分变化超过了2的孩子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在青春期(15到18岁)时BMI正常的孩子中,绝大多数在整个童年中,BMI都在正常范围内。而在青春期时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婴儿时大多BMI正常,但其中一半在5岁时就已经超重或者肥胖了。
反过来,2岁时肥胖的孩子,到青春期有30%左右体重正常了,依然肥胖的只有50%。而3岁时肥胖的孩子,80%在青春期依然肥胖。
在儿童期,体重正常和体重过低的孩子的BMI标准分基本保持不变。而超重或肥胖的孩子通常在婴儿期就有较高的BMI标准分,而且BMI标准分在他们的童年持续升高。
青春期超重或肥胖的孩子与体重正常的孩子在儿童期的BMI标准分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析了BMI标准分年度变化的影响。在肥胖或超重的青少年中,BMI标准分增长最快的阶段是2-6岁的学龄前阶段,之后BMI标准分也逐年增加,但增速大大减慢。也就是说,青春期肥胖或超重的孩子,他们的BMI在2-6岁增长的最快。
而2-6岁时,BMI标准分年度增加超过0.2的孩子中,28.6%在青春期超重或肥胖,而BMI标准分变化不大(年度变化在-0.2到0.2之间)的孩子中,只有20%在青春期超重或肥胖,相对风险达到了1.43。
青春期超重或肥胖的孩子,BMI标准分在2-6岁间增速最快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关性研究,还不能说是2-6岁时BMI的快速增长导致了青春期及成年后的持续肥胖。但有了这个结果,我们就可以通过BMI的增长情况,在超重前,预测孩子容不容易长胖,并及早进行干预了。毕竟,减肥这事,越胖越难。
当然这个阶段,孩子还不懂什么,干预就得靠各位家长费心了。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