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绑定并“照亮”脑中Tau蛋白缠结 3种示踪剂有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症

科技日报 2018-12-12 作者:刘海英

  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三种新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子,能绑定人脑中的Tau蛋白缠结并将其“照亮”,有效增强病患的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PET)扫描效果。由于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症密切相关,因此,这些示踪剂会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诊断工具,帮助推进该疾病的诊治研究。

  阿尔茨海默症的特征在于大脑中出现两种异常的蛋白质结构,即Tau蛋白形成的淀粉样斑块和缠结纤维。目前,该疾病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无法实时观察这些结构的发展。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PET对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而开发效果优异的示踪剂,可使这一检查手段更精确,从而帮助推动疾病诊治效果。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大约550个潜在的示踪剂分子,最终确定了3个最有前途的——C-RO-963、C-RO-643和F-18 RO948,并将其作为Tau蛋白PET放射性药物候选,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示踪剂基本不会在健康志愿者大脑中残留,但却能增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PET成像效果,标注出不同患者的Tau蛋白范围,并显示出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区域模式上的差异。而对F-18 RO948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示踪剂不会随机与其他组织结合,相比目前使用的Tau蛋白示踪剂F-18 AV1451,其能更清晰地对人脑中的Tau蛋白负荷进行量化。

  研究人员指出,阿尔茨海默症是目前各国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还没有治愈方法,诊断手段也很有限。新研究则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诊断工具,对解决这种疾病的诊治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