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90107363036855852.jpg

一百万年后的人类会长什么样?体型也许会越来越小

新浪科技 2019-01-07

  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的人类长什么样,是一件很难预测的事情。我们的后代会不会成为半电子人呢?就像科幻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全身都是高科技植入物、长着可再生的四肢、还有摄像头做成的眼球?人类会不会变成生物与人造产品的杂交产物?我们是会变得更矮还是更高?更瘦还是更胖?面部特征和皮肤颜色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当然,这一切我们都暂且不得而知。但要思索这一问题,不如先回到一百万年前、看看那时的人类长什么样子。首先要了解的是,当时“智人”尚未出现。一百万年前也许还只有寥寥几种人类,包括与直立人和现代人类有若干相似之处的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但从解剖学来看,海德堡人仍比后来出现的尼安德特人原始得多。

  再把时间拉近一点,在过去的一万年间,地球上发生了种种巨变,人类不得不进行适应。农业生活和充沛的食物为人类带来了种种健康问题,我们学会了动用科学的力量去解决,如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等。从外表来看,人类变胖了一些,在部分地区也变高了一些。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生物信息学副教授托马斯·麦隆德(Thomas Mailund)提出,未来的人类体型也许会越来越小,以此节省能量,这在一颗人口过多的星球上将是很大的优势。

  多人群居便是一种新情况,人类必须对此做出适应。当人类还以狩猎为生时,每天都会与同类进行大量接触。麦隆德提出,人类的进化或许能帮助我们应对这种情况。例如,记人名的能力也许会变成一项更加重要的技能。

  这里就将体现出科技的重要性了。“大脑植入物可帮助我们记忆人名,”托马斯指出,“我们知道,记人名的能力主要由基因决定。而我们或许能改变这一点。这听上去就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我们如今已经可以实现这种技术了。我们能够将植入物移植到大脑中,只是不知道如何将其与大脑相连、让其发挥作用而已。我们离实现这一点已经不远,但仍处于实验阶段。这其实不再是生物问题,而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如今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用于修补身体损伤的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髋关节植入物等等。而未来的植入物也许仅是为了强化人体。除了大脑植入物之外,人类的外观或许也会被植入物改变,比如拥有摄像头功能、能够读取不同颜色频率的人造眼等等。

  我们都听说过“设计师婴儿”这一概念。科学家已经拥有了能够改变基因的技术,只是该技术极具争议性,没人敢确定后果如何。但麦隆德认为,未来如果不人为修改特定基因,反而会被视作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有了这种技术,婴儿的特征就可以有更多选择,父母也许可以决定自己孩子的外貌。

  “未来仍然会有‘选择’,只不过从自然选择变成了人为选择。我们在繁育犬种时所采用的方法,未来也会被用在人类身上。”

  这些都还是假设而已。至于未来人类长什么样,我们能否从人口统计学趋势中看出些端倪呢?

  “要想预言一百万年后的情况,只能纯靠猜测。但如果只是预测不久后的未来,我们只要利用生物信息学,将已经掌握的基因变化与未来的人口统计学变化模型相结合,便完全可以办到。”杰森·霍奇森博士(Dr Jason A  Hodgson)指出。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全球各地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样本,基因学家对基因变异、以及基因变异在人类中的分布的了解越发深刻。我们还不能精确预测基因变异的变化趋势,但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正在分析人口统计学趋势,试图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霍奇森预言,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将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因此城市中的基因多样性不断增加,而农村地区则不断减少。我们也许会在人口分布线上观察到这种分化趋势。”

  全球各地的情况也许有所不同,但就拿英国来说,农村地区的基因多样性的确更低,与移民众多的城市地区相比,有更多农村居民的祖上已经在英国生活了很长时间。

  各地的生育率也有所不同。例如,非洲人口正在迅速增长,因此非洲人的基因在全球人口基因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以白人为主的地区生育率则较低,因此霍奇森预测,从全球来看,人类的皮肤颜色将越来越深。

  “相对于浅肤色,深肤色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一点相当肯定。”霍奇森表示,“我相信再过几代人之后,普通人的肤色一定会比现在深一些。”

  如果放眼太空呢?假如人类最后成功占领了火星,我们将会进化成什么模样?在低重力环境下,人体肌肉的结构将会发生改变。也许我们的四肢都会变长。在寒冷的火星气候中,人类会不会变得胖嘟嘟的、甚至像尼安德特人那样长满体毛呢?

  这些答案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的基因变异频率的确在不断增加。霍奇森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人类基因组的35亿个碱基对中,每个碱基对每年都会发生大约两次变异。这个比例相当惊人,也决定了一百万年后的人类长相绝不会与今日相同。(叶子)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浪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