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慢性乙肝感染导致肝癌发生机制揭示科技日报 2019-01-18 作者:吴长锋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田志刚院士课题组,在转基因小鼠中发现TIGIT抑制性通路维持了CD8+T细胞对HBV的耐受,而打破这种耐受可以使HBV转基因小鼠(HBV携带模型)肝脏产成慢性炎症,最终发展成肝癌。1月15日,自然出版集团旗下《自然·通信》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慢性乙肝(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慢性HBV感染的研究一直缺乏合适的小鼠模型。肝脏是一个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肝脏中的免疫细胞主要呈现出免疫耐受状态。临床上的HBV携带者和HBV转基因小鼠中,肝脏中CD8+T细胞由于高表达抑制性受体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并无肝脏损伤产生;而当肝脏免疫耐受环境被打破,免疫细胞被激活,其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引起的免疫应答能导致肝脏炎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HBV转基因(HBs-tg)小鼠肝脏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 通过持续性阻断TIGIT抑制性通路,可以使小鼠产生慢性肝炎。对TIGIT阻断后的小鼠进行HBV表面抗原疫苗免疫,小鼠可以产生肝癌。对机制进行探索,研究人员发现TIGIT阻断后HBs-tg小鼠肝脏中CD8+T细胞数目增多,活化增强,并出现抗原特异性CTLs。清除CD8+T细胞的HBs-tg小鼠阻断TIGIT后肝损伤明显减轻;若对TIGIT阻断后的HBs-tg小鼠在疫苗免疫期间清除CD8+T细胞,则不会发展成为肝癌。
该研究发现TIGIT抑制性通路维持了HBV携带鼠中CD8+T细胞的耐受,并且成功建立了一个由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癌小鼠模型,为后续深入研究HBV相关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合适的动物平台。
责任编辑:杨茗
下一篇:寿命“评分系统”能预测你是否长寿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