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高新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科技日报 2018-07-18 作者:刘垠 |
今年1—5月,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8.13%;净利润7265亿元,同比增长8.78%。这是记者7月16日从科技部获得的消息。
经过30年发展,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68个(其中有12个为今年新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说,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诞生了一批如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公司。
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约50%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超过40%的在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在曹国英看来,30年间,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并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高新区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彰显。截至2017年,国家高新区集聚研究院所2900多家、各类大学800多所、企业技术中心11000多家。与此同时,156个国家高新区中,高新区GDP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20%的44个,超30%的20个,超50%的8个。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2018年,国家高新区在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同时,呈现出几个新趋势。例如,由“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由以“硬投入”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软环境”转变,由以土地出让、优惠政策为主向更加注重改革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转变,由单纯发展产业向更加注重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张志宏以杭州高新区为例指出,近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仅0.5%,GDP年均增长9.4%,充分体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同时,国家高新区由自我发展向更加注重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转变。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研发机构994家。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