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正在开展空间核动力研究工作科技日报 2018-03-09 作者:付毅飞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日前向记者介绍,该院正联合国内核动力相关研究设计单位,开展空间核动力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后续将形成核热、核电等多种方案,拓展空间任务的适应性。
核热推进具有比冲(即单位推进剂产生的推力)高、推力大、工作寿命长等优点,是目前人类技术水平所能预见的下一代空间推进系统,也是载人深空探测等大规模深空探测任务的理想动力。
我国发布的《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指出,2040年前后核动力空间穿梭机将出现重大突破。
刘志让表示,现役液体火箭发动机属于化学推进,比冲受限于推进剂自身化学能,难以适应未来载人火星探测和大型星际货物运输等任务需求。
核热火箭发动机通常以氢作为推进剂,采用百兆瓦级以上核反应堆将氢加热至超高温度,比冲能达到氢氧发动机的2倍以上,推力理论上可达百吨级。“例如,目前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需要8个月左右,如果采用大推力核动力航天器,能将飞行时间缩短至1个半月。”他说。
不过,空间核动力技术难度极大。据了解,美、苏均于上世纪50年代进行系统方案、关键技术和样机研究,由于试验验证条件、核安全及防护等难题,至今未能获得真正实用的成果。刘志让说,核动力系统规模、重量大,配套设施复杂,要将其用于航天,各方面条件都会受到限制。
还有专家指出,将核动力用于载人飞船,防辐射技术尚待突破,否则其辐射对航天员的影响相当于每天做8次X光检查。
责任编辑:杨茗
下一篇:低成本技术“点铁成氢”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