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发展路线图确定人民日报 2019-06-27 作者:操秀英 |
我国首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26日发布。
“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能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全国加氢站达到1000座以上。”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战略创新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余卓平在发布会上表示。
这部由中国氢能联盟先后组织30多家成员单位, 百余位行业专家,组成6个写作组,召开30余次专题研讨会,历时8个月编制完成的《白皮书》,提出了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图。
《白皮书》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初步评估现有工业制氢产能为2500万吨/年,已掌握部分氢能基础设施与一批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制定出台国家标准86项次,具备一定的产业装备及燃料电池整车的生产能力。
同时,中国燃料电池车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已形成自主特色的电—电混合技术路线,并经历规模示范运行。截至2018年底,累计入选工信部公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燃料电池车型共计77款(剔除重复车型),并在上海、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实现了小规模全产业链示范运营,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我国氢能产量约2100万吨,如按照能源管理,换算热值占终端能源总量的份额为2.7%。同年,中国氢能联盟成立,标志着中国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开启。
《白皮书》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氢能自主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化逐步呈现能源与制造大型骨干企业加速布局、基础设施薄弱,有待集中突破、区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3个显著特点。在基础设施方面,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燃料电池零部件及应用环节,氢能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发展薄弱,成为“卡脖子”环节。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统计,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5%。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实现“从0到1”的发展,急需提升产业系统发展水平。“最近韩国等几个国家的爆炸事故引起人们对氢能安全的关注,这也是系统性问题的凸显。”干勇说,此外,这一领域还面临价格高和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这也都与科技创新及整个行业的系统推进和规划有关。
因此,中国氢能联盟发出《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行动倡议》,呼吁坚持战略引领,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自主发展;完善标准体系,保障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健康发展;探索试点示范,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有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协同发展。(操秀英)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