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象预报格点化 看“智慧气象”如何实现靶向预警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018-02-28 |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交织发生、影响叠加,增加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与传统气象预警相比,“智慧气象”能更好地判断天气阴晴,帮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那么,“智慧气象”的优点有什么?如何应用于防灾减灾的工作中?
浙江气象观测自动站分布图(包含与其它部门共享站)
要想了解“智慧气象”的优势,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智慧气象”。据《陕西日报》报道,传统的气象预警系统,预测范围不够精确,遇到气象灾害预警,只能大面积、广范围地进行通知,形成“一人得病集体吃药”的普遍现象,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资源。
而“智慧气象”则能依托科学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安徽省气象局官网介绍,“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以陕西省咸阳市建成的基于智慧咸阳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智慧气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例,《陕西日报》介绍,“智慧气象”实现了气象预报格点化精确到3公里,预报时间精确到小时。系统24小时监测、计算气象数据,根据降水量、雷达等数据,预报信息等情况,结合阈值设置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电话叫应和短信提醒。由此可见,“智慧气象”实现了从粗放式警报到靶向预警。
同时,“智慧气象”还有助于决策。安徽省气象局官网介绍,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如果气象部门能敏锐感知到灾害性天气将要来临,滚动做出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提醒决策者动态调度各种资源,精准地将预警信息和建议发送给可能受灾区域的政府、部门、公众,进一步促进后续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协同,这样的防灾减灾管理也就有了“智慧”。
“智慧气象”对于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各省市利用“智慧气象”推出了不同的应用措施,如对于如何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准确的预报,上海市气象局的答案是一整套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业务体系。
上海市气象局影响预报专家王强在接受《中国气象报》采访时表示,“气象指数预报通常基于经验,而影响预报则应用了先进的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同时充分考虑受灾体的脆弱性、暴露度,通过风险普查、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式,建立影响数据库。”以城市积涝为例,上海气象、水务、民政、社区等联合绘制了内涝风险地图,面向特定社区分析暴雨内涝暴露度和脆弱性,建立暴雨内涝评估模型,计算不同量级的暴雨可能导致的积水深度和范围,评估影响对象的内涝风险。
此外,为了让“智慧气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浙江省气象局则推出了“气象安全导航APP”。据杭州网报道,“气象安全导航APP”将结合公路、内河、海洋气象导航的功能,通过语音提醒和文字显示的方式提供行车(船)前方5公里、50公里天气实况信息,30公里范围灾害性天气信息,为公众出行提供气象安全保障。(朱末)
本文由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下一篇:社交APP让“一个人”经济被看好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