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认知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7-12-27

  定义及介绍

  时间认知(time cognition)是个体对客观事件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事件时间的长短、先后、快慢等变化的认识。

  人类没有特定的感知时间的感受器,而是在多种感受器的参与下,通过对事件始末的时间点及有关的时间参照系进行加工而间接实现的。

  常用的时间参照系包括:(1)自然界的周期现象:季节的交替变迁、月亮的盈亏、太阳的升落(2)个体的生理节律性信息:心率、脉搏、呼吸、消化、排泄(3)人造的计时工具:日历、时钟。1

  影响因素及形式

  在不适用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体对客观事件的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往往是不等同的。受到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不同的感受器、事件的内容、个体的情绪状态和态度以及注意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时间的知觉、记忆、表征、推理、运算乃至计划、语言等多种认知因素的制约。

  时间认知可以分为:时间知觉、时间记忆、时间判断、时间推理等几种形式。1

  发展过程

  时间认知发展过程(development of time cognition)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对时间认知成长变化过程。幼儿很早就以一种直觉的体验在无意中感知时间,但只有产生了操作思维的儿童才能产生对抽象时间的认知。其规律是:

  (1)儿童早期的时间认知表现出异常显著的集中趋势,然后经历了一种不断进步的背中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2)儿童时间认知的精确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到青年期达到高峰;(3)儿童的时间认知的精确性高低同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儿童对时、日这些时间单元的认知在先,对较小的时间单元(分、秒)和较大的时间单元(周、月、年)认知在后。儿童最初只能根据事件的内容来判断时间的长度,而忽略了它的速度,最后才能达到以度量的形式来认知时间长度的水平。1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原型说

下一篇:平行扫描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