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高压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2-10

  极地高压(polar high),是指两极地区低层空气的温度很低,气柱收缩下沉,空气密度较大,加以上空有副极地流来的空气补充,所形成的极地高压

  简介

  极地高压亦称“极地反气旋”。生成于极地或高纬地区的冷高压。是由于极地寒冷,气柱凝缩,在极地低层形成的冷高压。气流由极地向四周辐散,范围冬季扩展,夏季缩小,边缘部分与西风带气流交绥,有锋面和气旋活动,其内部则天气单一 。两极地区低层空气的温度很低,气柱收缩下沉,空气密度较大,加以上空有副极地流来的空气补充,故形成极地高压。

  主要特征

  极地高压主要在两大洋北部生成,进入极地后,东半球纬向环流加强,这给中期形势予报,提供了大的环流背景。极高平均周期为10天左右。

  极高有两种生成型式,即经向发展型和低涡切断型,两大洋北部下垫面加热可能是极高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极高有两种主要移动路径,东移和西退。工区极高大都西退,且表现为长周期,亚区极高大都东移,且表现为短周期。极高的移动主要受极涡与极高之间的较强气流以及超长波的波数所控制。极高向南衰退的主要地区有新地岛、北欧沿岸、太梅尔。衰退的原因有二,一是与极涡的演变有关,二是与中纬度地区波动发展接应和叠加有关。极高在新地岛叠加将造成超极地过程,在北欧沿岸南退叠加将造成西书路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极高是冬半年主导新疆中期天气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形成原理

  阻塞高压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其上游气旋的前方盛行暖湿气流,该气旋加深东移所致。在500hpa层面上,极地高压是阻塞高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由于南方暖湿气流的“支援”,阻塞高压脊不断加强北伸,而由于其上游和下游的切断低压的同时存在,“切断”了其北伸部分与南方暖气流的联系,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环流,这样南来的强盛暖空气会被孤立于北方高空,形成一个暖高压中心,因此,500hpa层面极地高压是暖心结构的。

  环流特征

  在中高纬度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长波脊强烈发展,同时伸向极地并合并,这是极高加强和形成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发展极深的长波槽前,强盛的偏南气流不断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输向极地,为极高形成和加强提供重要条件。

  研究意义

  天气分析实践告诉我们,中高纬度的阻塞进入极地并维持,整个半球环流形势随之发生显著变化,而极地高压(简称极高)在某区域向南衰退又会引起该区域附近较大范围环流形势的演变或调整,造成某区域的重大天气过程。·因此进行对极高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大范围甚至整个北半球环流演变特征,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中期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张裂板块边缘

下一篇:新热带植物区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