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心理学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2-19

  建筑心理学是一门以建筑设计为研究主体,运用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心理学原理及方法,对建筑设计心理、建筑设计认知、建筑空间与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学科。1

  建筑心理学概念,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涉及多领域技术的新的研究课题,它的研究必然需要在心理学及建筑学方面有较专业的知识,以及深厚的建筑实践功底,甚至必要的浪漫主义情怀,才能从建筑设计者的认知角度,从建筑使用者的知觉角度,从环境空间给人心理的映射角度,来探究人类对空间对视觉甚至潜意识中的混沌。所以它将是一个需要很多时间的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但可预见的是:它的研究将保持建筑学理论的青春,并促进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甚至混沌理论的研究。

  简介

  建筑心理学是研究建筑物内外部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是心理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学提供的关于心理现象、精神需求及行为心理的观念和科学知识,有助于建立符合人们需要的建筑环境。

  建筑心理学是现代建筑学理论与实践和社会生活结合而发展的结果,它使建筑与环境能真正为人所利用所欢迎,在富于人情的方位上协调人的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勾勒出人和建筑环境的关系的完整形象,开拓了建筑设计的新途径。早在1886年德国的H.沃尔芬(H.Woffin)就发表了《建筑心理学绪论》,1970 年在伦敦金斯顿工业大学举行了首次国际建筑心理学术讨论会。

  70 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和日本进一步深入,某些建筑师转向于社会调查、心理学、美学及模拟智能等研究。作为建筑设计中新方法的专门知识,建筑师正在进行对人的研究,强调其对环境与建筑的使用心理及行为表现,研究建筑的心理因素及环境的可变性对行为的影响。2

  研究背景

  “建筑心理学”这个词最早见于1886年德国美术家沃尔芬的著作《建筑心理学绪论》,或此译著在国内出版刊行的不多。不过从沃尔芬所处的时代看,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实验心理学研究才刚刚萌芽,格式塔心理学要迟至1912年才诞生,就心理学的发展史来判断,沃尔芬论著中对“建筑心理学”的描述与本文所研究问题不是同一个命题。查阅文献有一本D·肯特所著《建筑心理学入门》,该书只涉及环境心理学部分内容,与建筑心理学研究重点有所不同。1

  纵观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心理学从19世纪初,诞生于对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研究,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脱离了“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开始了真正的心理层面的研究。从建筑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与心理学的发展史一样,“建筑心理学”的研究既不能停留在D·肯特《建筑心理学入门》,阐述的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也不同于哈利·弗朗西斯·茅尔格里夫在《建筑师的大脑-神经科学、创造性和建筑学》中提到的心理学发展史,用从“人文型大脑”到“现象型大脑”的概念,勾画出的生理解剖方面的内容。“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建筑设计”为主体,脱离“建筑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方向,开展建筑设计“心理层面”的研究,从其广义性方面入手,才是“建筑心理学”与建筑学理论发展的未来。3

  研究范围

  建筑活动,是人类最复杂的社会活动之一。“建筑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以扩展到有关社会活动的方方面,对人及社会的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建筑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其研究主体的特殊性可见,涉及非常之广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单从建筑工程项目来看,就涉及到 “环境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就建筑空间设计而言,所考虑的空间组合问题,从深层次来讲,可以从研究“行为心理学”入手。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建筑设计者的设计心理过程,从设计任务书的领会,到相关设计资料的熟悉,到最后形成项目整体构思落实方案,甚至如何表达设计思想。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研究,必然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行业内对养老建筑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应用“发展心理学”的成果和研究方法来指导建筑设计,将产生意想不到丰硕成果。另外对“建筑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也必然推动建筑学教学理论的变革与发展。另外因为建筑设计过程的特殊性,在多年的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实践中发现,对设计人心理因素风险的有效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要比建筑技术资源的管理更为重要,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尚属空白。3

  “建筑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

  建筑设计其实是一门“视觉图形语言”,从最原始的纸面“三视”表达,到 BIM 设计应用Revit等设计软件,做参数化的三维表达。以及在规划设计方面,对“空间句法”的探索,Civil 3D 等动态建筑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视觉图形语言”越来越丰富,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已经形成一个大的“动态建筑设计语言”系统。

  心理语言学对言语的产生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对语误的分析,二是以图形命名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语误”研究可以揭示语言在大脑中的表征方式,和语言产生的具体心理过程。因此采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建筑设计图纸的“语误”,特别是对方案阶段的“语误”研究,对“建筑心理学”关于建筑设计的学习理论等方面的探索,有着重要的开拓创新价值。3

  建筑心理学与美学、哲学

  朱光潜在研究美学问题时,“文艺心理学”可以说就是美学的代名词。追溯从希腊、古罗马时期开端的建筑设计思想,其和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哲学及学术体系,一直以来遵循着“逻各斯中心主义”,“建筑心理学的广义性”,笔者创造一个和建筑学有关的词语“视觉逻各斯(Visual logos)”用来解释到目前为止的建筑学理论。西方建筑学理论可以说是建立在“视觉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上,“建筑心理学”的开创,是对建筑设计思想,建筑学理论的一次颠覆,标志着“反视觉逻各斯中心主义”时代的到来。

  另一方面从建筑的宏观角度,空间、环境的概念过于复杂,以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其系统之“大”无法作为一个主体单独研究,因此“建筑心理学”从建筑设计角度来研究其广义性。3

  建筑心理学与建筑历史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当代建筑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技术已不是建筑设计者担心的首要问题,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反而使建筑设计者与受众无所适从,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试图从风格与传统中寻找答案,但都不可避免的坠入“建筑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

  沿着文丘里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的思路,笔者认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人类心理,复杂性与矛盾性,在现实世界,物质的反映,而“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将揭开建筑学理论及建筑历史那层神秘的面纱。”3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有意识的来指导我们建筑设计工作,并且对我们的建筑理论研究有着新的启示作用,让我们从平面、立面的研究上跳出来,用另外一种思路来考量我们所设计的建筑是否符合心理学原理,甚至试图用来探究设计者自身设计过程的心理反应,有效指导设计过程,并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反观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其主要学说极大地影响了知觉领域,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理论,因此建筑心理学的研究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等知觉领域。

  区别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心理学的对比

  环境心理学的提出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汇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他的诞生过程不难看出,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建筑环境对人心理产生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空间”“认知地图”“ 生态知觉理论”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尤其是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1

  那么“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点在于,环境心理学所研究的个人空间、人际距离、私密性、领域性以及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是建筑心理学必须要探究的方向之一,并且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环境、城市规划方面。而建筑心理学研究,是以建筑单体为研究主体,对图形视觉、建筑设计认知、当然也包括建筑空间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探究这些问题心理过程根源的新兴学科。当然环境心理学有关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城市环境等的研究,也是建筑心理学关注的部分,或者称其为“交集”。1

  建筑心理学以及建筑学理论的影响

  建筑学一直以来被作为一个艺术学科,有人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具有反对理性,反对逻辑的基因。”这也是所谓建筑学即将消亡的原因之一,有了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建筑学将最终摆脱这种偏见。

  脱胎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心理学研究开始从知觉领域拓展到了认知领域。认知心理学家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即对从刺激输入到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进行分解,使得计算模拟变的可行。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使计算机的程序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使得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与之相关的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边缘学科“人工智能”,提供了分析人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近几年出现的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类似尝试。有了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正是我们探索认知领域,推动建筑学理论发展的手段。建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必将导致建筑学理论从视觉感官的一门艺术学科,拓展到该领域。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建平 - 副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建筑设备

下一篇:建筑保温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