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奥夫带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亮

  班尼奥夫带是隐没深处地带的地震活动区域。沿班尼奥夫带的地板差异位移是触发深层地震的原因。

  基本信息

  班尼奥夫带,或称瓦班氏带,是隐藏深处地带的地震活动区;沿班尼奥夫带的地板差异位移是触发深层地震的原因。深度最深可达670公里。该区名称来自两位各自独立发现的地震专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胡戈·班尼奥夫和日本气象厅的达清夫。

  特点

  已形成的火山岛弧和大陆边缘的下方是活动的隐没带。这些区域是沿着隐没带逆冲断层的滑移区或向下移动的板块滑区。而这些区域因板块被拉入地函而弯曲伸长。沿着这些区域发生的深层地震,地震学家可绘制隐没中的海洋地壳层板与地函的三维图。这个区域的倾斜度和隐没中的层板是相同的。

  实例

  在南太平洋沿汤加海的地震带,岛屿下的倾射度接近45度,并且震源深达600公里。另一个例子是在日本最大岛本州。当地的班尼奥夫带在立体图上是二条由震源深度资料点组成的二条线;二线之间相距数十公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微生境

下一篇:巴西洋流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