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熟化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吴俊文

  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定向培育,自然土壤(生土)逐步转变为适合作物生长的肥沃的耕作土壤(熟土、油土)的过程。标志是土层松软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和水热条件及通透性良好,土壤吸收能力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既能保蓄水分养分,又可为作物及时供应和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1。

  释义

  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使土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即生土变熟土的过程,称为土壤熟化2。熟化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协调,微生物活动旺盛,供给作物水分、养分的能力强。

  熟化过程

  土壤熟化过程是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谐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3。通常把种植旱作条件下定向培肥土壤的过程称为旱耕熟化过程;而把淹水耕作,在氧化还原交替条件下的培肥土壤过程称为水耕熟化过程。

  我国各地土壤旱耕熟化的方式互有不同。一般旱耕熟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改造熟化阶段:改造土壤前身固有的不利性状,发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性状。

  ②培肥熟化阶段:通过积累养分、改变土性、改良土质和改善结构等作用,改善土壤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

  ③高肥稳产阶段: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具有良好的剖面结构。

  不同起源土壤的水耕熟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土壤遥感

下一篇:土壤孔隙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