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引燃电流比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6-19 作者:王宁 |
最小引燃电流比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等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简介
最小引燃电流比(Minimum ignition current ratio,MICR)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等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中国规定气体、蒸气危险物质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级,ⅡB级和ⅡC级。最小点燃电流比≤1.0,>0.8的为ⅡA级;≤0.8,>0.45的为ⅡB级;≤0.45的为ⅡC级。例如,乙烷、乙烯、乙炔分别为ⅡA级,ⅡB级,ⅡC级危险物质。
最小点燃能量—在最易点燃浓度混合物中,一个电路的一次放电正好足够点燃混合物,这个电路总能量的最小值,表示为相应的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如果一次点燃是由于一个电容放电引起的,电容的电量为C,电容两端的电压为U.则相应的放电能量Q为。
电源E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然后电容通过开关和放电针对小圆盘产生方电火花,引燃容器中的爆炸性混合物。
由于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物质性质差异,它们被点燃时需要的活化能不同,当它们被电火花点燃时,需要的电能量也不相同。例如,甲烷的最小点燃能量是0.28mJ,正丁烷是0.25mJ,异丁烷是0.52mJ,乙烯是0.096mJ,氢气是0.019mJ。
在工程上可以采取限制电路中能量的方法来避免电路断开或闭合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根据这种原理可以设计成本质安全电路和n型防爆电气设备中的限能电路。1
最小点燃电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最小点燃能量可以用一定电压下的电流值来表示。例如,对于电压为24伏和电感为95mH的电感性电路,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为110mA,戊烷为100mA,乙烯为65mA,氢气为30mA。在实际电路设计一中,常常用电压和电流来表征电路中的参数,因此,在工程上常常利用最小点燃电压和最小点燃电流来判断电路的安全性能,根据这种原理可以设计成木质安全电路和“n”型防爆电气设备中的限能电路。
按照可燃性气体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值(MESG)的大小和/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相应气体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可以将气体或蒸气分级。根据上述分级参数,可以设计制造不同类别、级别的防爆电气产品,用户也根据上述参数将工作环境中的可燃性物质分类、分级,以便选择合适的防爆电气产品。
相关介绍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按照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的分级》。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大量工业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可燃性气体、蒸气(以下简称气体、蒸气)的分级基础。
标准适用于隔爆型电气设备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根据其运用于环境中所含气体和蒸气的种类,选择设备的相应类别和级别。
引用标准
GB3836.1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术语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
最易点燃混合物
在规定的条件下,所需最小电能点燃的混合物。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在标准规定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最小点燃电流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
气体和蒸气的分级
根据电气设备适用于某种气体或蒸气环境的要求,将该气体或蒸气进行分类和分级,使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此类别和级别制造,以便保证设备相应的防爆全安性能。
气体和蒸气分级的一般原则如下。
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分级
对于隔爆型电气设备,气体和蒸气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进行分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按GB3836.11进行测定。个别气体或蒸气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系采用8L球形标准外壳测得而暂时予以认可 。对于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气体和蒸气按最小点燃电流与实验室用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MICR)进行分级。最小点燃电流(MIC)按IEC出版物79—3(1972,第二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本质安全电路的火花试验装置》规定的试验装置进行测定。个别气体或蒸气的最小点燃电流(MIC)系采用其他试验装置测得而暂时予以认可。气体和蒸气的类、级别划分与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类、级别的划分相一致。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宁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