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治理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6-19 作者:陈红 |
指消除淮河灾害,综合利用淮河的治理工作。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从1194年至1855年的661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68 ,平均2.5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灾害,从1855年至1949的94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48次,平均1.9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涝灾害。最突出的大灾有1866年、1916年、1921年和1931年四次。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成千上万的人葬身鱼腹。
正如凤阳花鼓词所唱,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地方。解放后,毛泽东主席于1951年为治淮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开始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在下游扩大水道。 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淮河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组织和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为流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12月9日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开工仪式在高邮市举行。
历史治淮淮河介绍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夏朝到北宋时期,淮河从发源地蜿蜒东流,沿岸汇集浉水、汝水、颍水、沙水、淠水、涡水、涣水、汴水、睢水、泗水等支流,经淮阴向东在今响水县云梯关入海。那时的淮河,水系完整,河道深阔,尾闾通畅,经济开发较早。远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大禹三至桐柏治淮的传说。
建设
春秋战国时的芍陂灌溉工程,陈蔡、邗沟、菏水和鸿沟等人工运河;两汉时的鸿隙陂,魏晋南北朝时的曹魏两淮屯田,南朝梁五帝在淮河中游兴筑的浮山堰拦淮大坝;隋唐北宋时的通济渠和汴渠以及苏北海堤等,这些工程均在我国水利史上占重要地位。南宋后,由于金宋对峙和黄河泛滥夺淮,淮北的水利事业惨遭破坏。元初,设洪泽万户府,导白水塘水灌田3.5万顷,屯田万余户。明清以来,由于黄河夺淮带来大量的泥沙壅塞河道和坡塘,抬高了入海河床,以致尾闾不畅。
1867年,两广总督曾国藩在清江浦设立导淮局,由于疏浚困难,经费无着落,而未动工。1909年南通人张骞设局测量江淮水利,1913年张骞又任北洋政府导淮局督办。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建设委员会下设立导淮图案整理委员会,1929年7月1日成立了直属国民政府的导淮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国民政府导淮期间,用中英庚子赔款搞了一些勘测、设计和局部性治淮计划,在苏北疏浚了几条淮河支流,建了几座小船闸,对防洪、排涝、抗旱、航运多少发挥了一些作用。
治淮决策领导关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关心治淮1。毛泽东主席四次对淮河救灾及治理作出批示,并于1951年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视察淮河。
1991年淮河大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多次亲临现场视察,对淮河救灾和治理作出指示,国务院于1991年作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
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两次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十次召开治淮会议,即使在"文化大 革命"那样的非常时期,治淮仍未间断。
治理方案
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10月14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 (即上游以蓄为主,中游蓄泄兼施,下游以泄为主)的治淮方针、治淮原则和治淮工程实施计划,确定成立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
1991年9月,针对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并决定成立由副总理为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四省参加的国务院治淮领导小组,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近期以泄为主,基本完成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近期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再次掀起治淮高潮。
方针任务
这两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治淮会议指导和推动了治淮建设。另外,国务院8次组织召开了治淮会议。
1957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总结治淮7年来的成绩和问题,着重讨论了淮河流域规划,提出了今后治淮的方针任务。要求治淮应从治标转到治本为主,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内,基本上消灭洪、涝、旱灾;治淮应从重点转到全面安排,无论上、中、下游,应以蓄为主,以排为辅,蓄泄兼筹,上、中、下游兼顾,四省共保,四省互利;要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的方针,要以小型为主,大型为辅,加上必要的、可能的大型工程。另外,还提出了解决淮河流域水利纠纷的处理原则。
1969年10月,根据中央指示,国务院治淮规划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了进一步治淮方案,形成《治淮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纪要充分肯定了治淮成就,指出了治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治淮一定要在"修好"二字上狠下工夫。在"四五"期间采取:加强山区水土保持;发展小型水利,再修建7-9座大型水库;完成淮河中游蓄洪工程;扩大下游出路,进一步疏浚平原河道;完成灌区配套;修建水利工程贯彻综合利用;继续扩大抽江水工程等7项措施。
规划报告
1970年10月,国务院召集豫、皖、苏、鲁四省有关负责人研究讨论治淮工作,原则同意水电部编制的《治淮规划报告》。
1971年2月,治淮规划小组向国务院提出《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报告分四大部分:第一、淮河流域基本情况;第二、治淮工作的基本经验;第三、十年治淮初步设想和主要措施;第四、附件:
(1)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说明,
(2)关于治淮工程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提出了在淮河中游开挖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在下游完成分淮入沂,扩大入江水道;在沂沭河和南四湖水系,进行"东调南下"等战略骨干工程。
1981年,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国务院召开了治淮会议,形成了1981年《国务院治淮会议纪要》。提出了淮河治理纲要和10年规划设想。并指出淮河流域是一个整体,上、中、下游关系密切,必须按流域统一治理,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统一治理包括: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要在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1985年3月,国务院在合肥召开治淮会议。会议主要审议淮委提出的《淮河流域规划第一步规划报告》、《治淮规划建议》和"七五"期间治淮计划的安排。与会同志本着顾全大局、团结治水的精神,就规划和计划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商议了"七五"计划期间兴建的一些重要治淮工程项目。
1991年后,国务院又分别于1992、1994、1997年召开了三次治淮会议,检查治淮进度,协调各方工作,进一步明确治淮目标和任务,解决治理中的问题,使治淮工程建设呈现整体推进、逐步生效的态势。
1992年5月21日,国务院决定成立由副总理为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四省参加的国务院治淮领导小组。12月,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1991年国务院治淮会议确定的淮河治理任务,"八五"期间要初见成效,"九五"期间基本完成;治淮的关键问题是团结治水、互谅互商。
1993年是治淮的攻坚年,治淮骨干工程要全面展开,淮河流域的治理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4年,国务院第二次治淮治太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检查了1991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的执行情况,总结两年多来治淮治太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1994年治淮治太任务,要求"八五"时期治淮工作要初见成效。
1997年国务院在徐州召开第三次治淮治太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落实1991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明确2000年基本完成在建重点骨干工程,2005年基本完成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工程,使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沂沭泗河东调南下工程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为科学有序地指导治淮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淮河水利委员会多次组织编制流域性治淮规划。
1951年,编制了以防洪为主要内容的《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治淮规划;1954年淮河发生大洪水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淮河治理的需要,1956年编制了《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初稿)》,1957年完成了《沂沭泗流域规划报告(初稿)》,这是两个以防治水旱灾害为主,兼顾航运、水产、水电和水土保持的综合规划;1964年起开始重新研究编制淮河流域治理规划,确定了沂沭泗河水系治理的总体布局和新汴河等排水骨干工程;1971年提出的《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即"71年淮河规划",提出要修建一批"蓄山水"、"给出路"、"引外水"的战略性骨干工程。 八十年代初起,又组织开展第五次淮河流域规划工作,完成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1991年修订)》,该规划成为1991年后大规模治淮的依据。主要内容如下:
在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平方公里。 对34座大型水库中的19座进行除险加固;复建因"75·8"洪水垮坝的板桥、石漫滩水库;兴建出山店(或红石潭)、白莲崖、燕山等水库,增加拦蓄洪水的能力。
堤防加固
扩大淮河上中游行洪通道,加固淮北大堤等堤防,使王家坝、正阳关、蚌埠和浮山水位为29.3、26.5、22.6和18.5m时,泄洪量达到7000、9000、10000和13000立方米/秒;修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对大洪水拦洪削峰,处理设计标准下20多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开挖怀洪新河,使与已建成的茨淮新河衔接,分泄淮河洪水2000 立方米/秒,同时接纳豫东、皖北地区来水。
加固洪泽湖大堤,保证蓄洪;巩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沭,使淮河下游入江入海达到13000(相机可达16000)立方米/秒的能力。 建设入海水道工程,近期增加淮河入海能力2270 立方米/秒,远景达到7000 立方米/秒。 建设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实施分沂入沭及其调尾工程,完善大官庄枢纽,扩大新沭河,修建刘家道口闸,使沂沭河洪水大部东调入海;扩大韩庄运河、中运河,加固骆马湖堤防,扩大新沂河,接纳南四湖、邳苍地区和沂沭河部分洪水入海;治理南四湖,加高加固湖西堤,修建湖东堤。
治理淮北洪汝、沙颍、汾泉、黑茨、涡、包浍、奎濉诸河;治理淮南白露、史灌、淠、池诸河;治理湖洼和支流。 实施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修建庄台、避洪楼、撤退道路、通信报警系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减轻负担,加强计划生育,鼓励人口迁出。
同时,加强防汛指挥体系建设,建立流域协调制度,建设水情监测预报、通信预警、洪水调度等非工程防洪系统。
实现以上规划,近期淮河上游可防御10年一遇,中游可防御100年一遇,下游可防御略超过100年一遇的洪水;沂沭泗水系中、下游可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主要支流可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排涝标准可达到3~5年一遇。
大事记
安徽5年拟再投160亿治理淮河
2010年06月-28日从安徽省水利厅获悉,14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后,该省拟在今后5年投入160亿元用于新一轮淮河治理工程2,主要内容为行蓄洪区调整和居民迁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一般堤防加固及河道治理等。据悉,投资16.22亿元的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投资2.49亿元的入江水道高邮湖大堤加固项目有望作为新一轮治淮建设的首批开工项目。
新一轮淮河治理全面启动
2011年06月-18日从安徽省水利厅了解到,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16日获得水利部批复,将在今年汛后开工。这标志着我省新一轮淮河治理全面启动。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国家加快淮河治理的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31.2亿元,工程主要任务是系统整治河道、加固堤防、改造病险建筑物,使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全面达到1.2万立方米每秒。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红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