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砂矿物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7-13 作者:杨刚

  重砂矿物是一类独特的矿物,是指岩石或矿石遭受风化、破坏所形成的碎屑物质,以及经搬运、分选而沉积的松散的机械沉积砂粒,其中所含比重较大(一般在2.9以上)、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矿物,称为重砂矿物。

  释义

  重砂矿物(placer mineral)是指岩石或矿石遭受风化,其中相对密度较大(一般在2.9以上)、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矿物,会从原岩中脱落下来,并被流水所搬运.堆积在附近的河床、湖滨和海滩的砂层里。挖取这种砂层。通过淘洗,会在剩余的重砂中找到它们,故称重砂矿物。绝大多数宝石矿物都可以成为重砂矿物。

  特点

  常见的重砂矿物有自然金、自然铂、金刚石、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尖晶石、刚玉、金红石、锡石、铌钽铁矿、锆石、独居石、黑钨矿、白钨矿等。很多重砂矿物具有经济价值,如果其富集程度达到工业要求时, 便成为砂矿床。重砂矿物的组合与原生岩石的种类有关,例如自然铂、锇铱矿、铬铁矿、橄榄石、磁铁矿的组合与超基性岩有关。利用重砂矿物及其组合,可以推测砂矿中某种有用矿物存在的可能性,并可对原岩类型的确定和寻找原生矿床提供线索。

  形成

  岩石或矿石遭受风化、破坏所形成的碎屑物质,以及经搬运、分选而沉积的松散的机械沉积砂粒。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刚 - 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单次观测

下一篇:重复观测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