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柱兰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11 作者:贺会强 |
线柱兰(学名:Zeuxine strateumatica (L.) Schltr.)是兰科线柱兰属植物,植株高4-28厘米。根状茎短,匍匐。茎淡棕色,直立或近直立,具多枚叶。叶淡褐色,无柄,具鞘抱茎,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几乎无花序梗,具几朵至20余朵密生的花;花小,白色或黄白色;萼片背面无毛或有毛;花瓣歪斜,半卵形或近镰状,与中萼片等长,宽1.5-1.8毫米,先端钝,具1脉,无毛;唇瓣肉质或较薄,舟状,淡黄色或黄色。蒴果椭圆形,长约6毫米,淡褐色。花期春天至夏天。
该属的拉丁学名来自希腊文seuxis(接合)一词,意指其唇瓣贴于蕊柱上,这也是该属植物的主要特征。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边或河边的潮湿草地。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岛、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的阿萨姆至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
形态特征
线柱兰植株高4-28厘米。根状茎短,匍匐。茎淡棕色,直立或近直立,具多枚叶。叶淡褐色,无柄,具鞘抱茎,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有时均成苞片状。
总状花序几乎无花序梗,具几朵至20余朵密生的花,长2-5厘米,花序轴无毛或有毛;花苞片卵状披针形,红褐色,长8-12毫米,先端长渐尖,长于花,背面无毛或有毛;子房椭圆状圆柱形,扭转,无毛或有毛,连花梗长5-6毫米;花小,白色或黄白色;萼片背面无毛或有毛;中萼片狭卵状长圆形,凹陷,长4-5.5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的长圆形,长4-5毫米,宽1.8-2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
花瓣歪斜,半卵形或近镰状,与中萼片等长,宽1.5-1.8毫米,先端钝,具1脉,无毛;唇瓣肉质或较薄,舟状,淡黄色或黄色,基部凹陷呈囊状,其内面两侧各具1枚近三角形的胼胝体,中部收狭成长约0.5毫米、中央具沟痕的短爪,前部稍扩大,横椭圆形,长2毫米,宽约1.4毫米,顶端圆钝,稍凹陷或具稍微突起。
蒴果椭圆形,长约6毫米,淡褐色。花期春天至夏天。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边或河边的潮湿草地。1
生长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岛、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的阿萨姆至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1
植物文化
该属的拉丁学名来自希腊文seuxis(接合)一词,意指其唇瓣贴于蕊柱上,这也是该属植物的主要特征。线柱兰植株矮小,样子很普通,打眼看去,与野草无异,没有花时很难找到它,护养草坪的园林工人往往将它们作为杂草拔除。它们一般长在腐殖质丰富的草地上,湿度也要求比较大。每年10月份左右,开始现出花蕾,植株也渐渐由绿色变为红褐色,彷佛是要在翠绿草丛中显现出来。2月到3月份开花结果,20余朵小白花聚生在植株顶部,在微距镜头下,别样生动美丽。开花后植株就渐渐枯萎,4月份又开始萌发生长,由上年残留的纤细根茎萌发,或者由种子萌发。
观赏地点:温室群内湖畔草地。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