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荠菜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20 作者:魏大勇 |
荠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荠荠菜,俗名地地菜,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香荠、护生草、菱角菜、地菜、上巳菜、荠草。荠荠菜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一种是散叶荠荠菜,又叫百脚荠菜,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该品种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冬性强,比板叶荠菜迟10~15天。香气浓郁,味极鲜美,适于春季栽培。
形态特征
荠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边、路旁、田间。分布几遍全国。
荠荠菜根白色。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基生叶丛生,埃地,莲座状、叶羽状分裂,不整齐,顶片特大,叶片有毛,叶耙有翼。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开花时茎高20~50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白色,两性。萼片4个,长圆形,十字花冠。短角果扁平。呈倒三角形,含多数种子。
荠荠菜属耐寒性蔬菜,要求冷凉和晴朗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发育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则生长缓慢,生长周期延长,品质较差。荠荠菜的耐寒性较强,-5摄氏度时植株不受损害,可忍受-7.5摄氏度的短期低温。在2~5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荠荠菜10~20天通过春化阶段即抽薹开花。
荠荠菜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为佳。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这是古人对春日荠荠菜随处可见的写照。春食荠荠菜是不少地区的习俗。古代医籍《名医别录》称荠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本草纲目》则有“明目益胃”之说。荠荠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炖、可煮、可炒、可烹,还可做馅。而较为受人喜欢的是与鸡蛋或豆腐做馅包饺子,其味鲜美。另外,荠菜豆腐羹、荠菜神仙汤,其特殊风味胜过佳肴珍馐。
分布与生长环境
荠荠菜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长在山坡、荒地、田边、宅旁或路旁。青海主要生长在海拔3 000 m以下的民和、平安、乐都、大通、贵德、互助、湟中、湟源、尖扎、循化、化隆等农业区, 分布面积约240 km2, 资源量约18×104t。
1 海拔
青海荠荠菜生长在海拔3 000 m以下的甜菜、马铃薯田里, 乡间小道旁、休耕的田中、新填的土地上或石头之间, 形成群落, 集中成片, 在沙漠、草原地区很少见到。
2 土壤
荠荠菜生长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黑钙土、灰钙土、粟钙土、泥炭土、沼泽土等, pH值为6~8。
3 气候
荠荠菜是一种耐寒植物, 只有在酷寒的气候条件下才会休眠, 夏季因炎热而会枯萎, 到秋天再长出, 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是太阳副射强, 日照充足, 无霜期短, 降水充沛, 适宜温度为10~20℃。但在秋季荠荠菜非常容易感染微菌, 采收时留意不要采集有微菌感染过的;准备干燥、贮存冬季用药的, 当干燥后叶子不再是浅绿色的, 表明该株被感染微菌, 应挑出弃之。1
植物生长习性
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基叶丝生, 茎上部有分枝, 叶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两侧的裂片浅裂或成不规则的粗锯齿状, 茎生叶数目少, 无柄, 长圆形或披针形, 上部叶片儿成线形, 基部箭形而抱茎, 先端渐尖, 边缘具缺刻或锯齿, 或近于全缘, 有清香气。花多数小形, 顶生或腋生成总状花序;小花梗长2 mm (毫米) ~4 mm (毫米) , 绿色, 展开, 卵形, 基部平截, 有白色边缘;花瓣白色有4个, 倒卵形, 有爪, 雄蕊6个, 4强, 4枚长蕊每2枚聚生一起, 相对而生, 2枚短蕊对生于长蕊之间, 其基部各具有2个腺体;雌蕊1个, 子房三角状倒卵形, 2室, 各室有数个胚珠, 花柱极短;果实是倒三角形, 扁平, 光滑无毛, 白色, 质薄, 两缘着生两列种子;白花, 耐低温, 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 生命力较强, 适应性广, 生物量较高。黑土地带, 4月份生长, 7月上旬成熟, 休眠期约40 d (天) 左右。2
荠荠菜所含有机物质主要成分
全草含布枯甙 (DIOSMIN) , 贝索林甙 (byssorin) 、胆碱、乙酰胆碱、苹果酸、草酸、酒石酸、丙酮酸、对氨基苯磺酸等;含精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胱氨酸等十几种氨基酸;含有蔗糖、乳糖、氨基酸葡萄糖、肌醇等糖分;果实含芥菜酸、脂肪油、芥子油、布枯甙 (DIOSMIN) , 贝索林甙 (byssorin) 、胆碱、乙酰胆碱等;种子含脂肪油22.5%。
食用部分每千克含蛋白质42.4 g (克) , 脂肪3.2 g (克) , 糖48 g (克) , 粗纤维11.2 g (克) , 灰分14.4 g (克) , 钙3 360 mg (毫克) 、磷584 mg (毫克) 、铁50.4 mg (毫克) 、胡萝卜素25.6 mg (毫克) , 硫胺素1.12 mg (毫克) 、核黄素1.52 mg (毫克) 、尼克酸5.6 mg (毫克) 、维生素C 440 mg (毫克) 。2
利用价值食用价值
荠荠菜鲜嫩、味美, 纤维素含量适中。近年, 与苦苦菜、蕨菜、野蘑菇等一样倍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而其营养成份有待研究。
饲用价值
嫩枝叶家畜特喜食 (猪、免、羊) , 所结种子鸡和家禽喜食, 可以补充一定的饲料来源, 还能提高畜禽的适口性。
药用价值
荠荠菜在药用方面应用很广, 可以制成荠菜茶、荠菜酊剂, 能治多种疾病。
(1) 荠菜茶。以一杯量的滚开水冲泡一满茶匙的荠荠菜, 浸泡30 s后, 滤出荠荠菜。它可治疗低血压 (每天喝2杯, 慢慢啜饮) 、经痛血流量过多 (在月经来临的前8~10天开始饮喝此茶, 每天喝2杯直到月经开始) 、慢性流鼻血、出血 (日间饮用2~3杯, 特别是对子宫、肺、胃、痔疮出血效果更佳) 等疾病。菜, 浸泡30 s后, 滤出荠荠菜。它可治疗低血压 (每天喝2杯, 慢慢啜饮) 、经痛血流量过多 (在月经来临的前8~10天开始饮喝此茶, 每天喝2杯直到月经开始) 、慢性流鼻血、出血 (日间饮用2~3杯, 特别是对子宫、肺、胃、痔疮出血效果更佳) 等疾病。
(2) 荠菜酊剂。将新摘的荠荠菜洗净后切碎, 装入玻璃瓶中, 再加入30%~40%的谷类酒精至完全淹没, 密封瓶口留置在温暖处两星期。它可治疗阳痿 (用荠菜酊剂规律性地按摩下腹部) 、膀胱无力 (用荠菜酊剂按摩膀胱部位) 、疝脱 (用些许的荠菜酊剂轻轻的在脱肠处按摩) 、肠脱垂 (用一点荠菜酊剂揉擦在肛门周围皮肤、也可内服, 一天十滴) 、肌肉不适 (涂擦患处肌肉) 、子宫脱出 (按摩腹部, 从外阴部开始, 逐渐朝上按摩) 等疾病。
(3) 荠菜敷布。用手抓两大把荠荠菜放入一个大筛子里, 再置于滚水上加热, 当荠荠菜已烫热时, 用干净的纱布包起来, 然后直接覆在患处, 再用一条毛巾敷盖, 以保留热度。对乳房肿胀病症有较好疗效。
人工栽培的探索
1 整地
荠荠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 无论肥地或瘦地均可种植, 但为了高产, 最好选用肥沃、疏松的耕地。冬前深耕冻垄, 春后铺撒腐熟的家肥15 000 kg/hm2左右, 整细耙平, 以备种植。
2种子来源
在青海地区夏季上旬采集野生植物种子, 用以人工种植, 秋季虽然能重新生长, 但由于气候原因大多数植株无法正常开花结籽成熟。
3 栽植季节
在大田, 春秋两季种植, 春栽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秋栽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温棚中可一年四季种植, 但温度必须控制在10℃~20℃, 气温低于10℃时植株生长缓慢, 气温高于20℃时植株又会枯萎。
4 种植方法
种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 种子量为6 kg/hm2左右, 撒播时种子量稍多点, 可控制在7.5 kg/hm2以上。条播行距20 cm, 当植株长出3~4片叶时间苗, 株间距15~20cm, 撒播同样间苗, 株间距15~20 cm, 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强, 去徒长的, 留低矮肥厚的。
5 管理
要适时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 雨后和灌溉后要松土, 及时除去杂草。追肥不施化肥, 以保证植株的天然、野生品质。1
文化表达
喜欢荠荠菜, 除了故乡和童年的情结外, 也与自己的文学爱好有关。平日里爱看古词诗赋, 对一些描绘身边事物的诗词特别留意。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有咏梅的, 有颂菊的, 有爱莲的, 有说竹的, 赞美荠荠菜的诗句也不少, 如《诗经·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 如兄如弟”;宋代苏轼“时绕麦田求野荠, 强为僧舍煮山羹”, 辛弃疾“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陆游“日日思归饱蕨薇, 春来荠美忽忘归”;元代方回“冲风踏雪须归去, 荠菜肥甜白酒香”;明朝盛彧“土融麦根动, 荠菜连田肥”;清朝郑板桥“三春荠菜饶有味, 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 令人忘却异乡情”……通过文学大师诗词艺术地表达与升华, 荠荠菜成了风情万种、叫人难以释怀的植物珍品。漫步于咏吟荠荠菜的诗情画意里, 对它更是偏爱三分。荠荠菜, 以它朴实的品格和特有的魅力, 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钟爱。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