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23 作者:李少斌 |
种猪不是一个单独的物种,而是家猪中专门用于繁殖的雄性(种公猪)和雌性(种母猪)亲猪。
种猪种用亲猪的简称,也就是区别于肉猪(主要用于宰杀取肉),主要用途是用于繁殖仔猪。按性别分为种公猪和种母猪,按品种来源分为本地种猪 和引进种猪,按亲本溯源分为普通种猪和二元、三元种猪。
各种种猪一般具有适用性好、抗病力强、肉质好、出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等一种或多种优点。选择优良的种猪是生猪生产经营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
简介
种猪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做种,繁殖下一代猪的就是种猪,并不像某些网友所说的那样,只有公猪才是种猪,种猪分种公猪、种母猪两种,有些猪场里会选择一些品种优良的商品猪作为后备种猪。
种猪的选择与选配技术:工厂化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在这里重点讲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种猪。
淘汰原则
1、公猪的淘汰原则
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有下列情况的种公猪应被淘汰:性欲低下,经调教及药物处理仍无改善的后备公猪;睾丸器质性病变(肿大、萎缩)的公猪;精液品质差,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少的公猪;患过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等疾病的公猪;肢蹄疾病严重,影响配种使用的公猪;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3周岁以上的老年公猪。
2、种母猪淘汰原则
(1)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2)异常淘汰 :生产性能低下、不发情、患过繁殖障碍疾病等的后备母猪应淘汰。
初配年龄
我国地方猪种的性成熟早,公猪一般在7~8月龄,体重达70~80kg重时开始配种。培育品种,如哈白、黑花猪,要在8~9月龄,体重达90kg时配种。对引进品种猪,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也在7~8月龄,体重达到100~110kg时方可配种。使用过早,影响公猪本身发育及配种效果;使用过晚,容易使公猪过肥,影响配种率,也影响经济效益。
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种公猪的好坏与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关,直接决定母猪的产子数和仔猪的健康情况。优秀的种公猪可以增加与配母猪的产子数,增强仔猪生活力。饲养是否合理,配种时间和方法是否得当,仔猪数和仔猪断奶重有时相差30~50%。
种公猪对猪群增重速度、饲料报酬。抗病力、瘦肉率和屠宰率等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因为它取决于种猪遗传,在母猪妊娠和哺乳阶段对仔猪影响也有重要影响。
母猪的发情 排卵
母猪的发情与排卵的规律:母猪性成熟后,卵巢有规律地进行着卵泡成熟和排卵过程,并有周期性的出现。
从母猪上次发情排卵到下次发情排卵的这一阶段时间,叫发情周期或性周期。发情周期18~28d,平均21d;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这段时间叫发情持续期。地方品种猪一般为3~5d,外国2~3d。
母猪分娩后的发情也有一定规律,分娩后3~8d有一个发情期但是不是太明显,大部分不能排卵妊娠;在哺乳中期1个发情期,断乳后4~5d有1个发情期。第2个和第3个发情期排卵正常;第3个发情期配种为合适期。
母猪发情期的外部特征:主要表现为行动和阴户的变化上。地方猪种发情明显,骚扰不安,不吃食,跳圈,鸣叫,爬跨其它猪,甚至越圈寻找公猪。阴户表现全部肿胀,呈现光泽,排尿时阴户煽动更甚,内壁充血发红,并在排尿后继续滴尿,仔细观察有丝状粘液。用手触其臀部,则不动,并有举尾露出阴户的表现。到发情后期阴户较中期紧缩,用手触臀部有回避的反应。培育品种及其杂种母猪不如此明显。
母猪排卵一般在发情开始24~36h,产卵持续期约在10~15h或更长些。卵子在输卵管中能保持8~10h的受精能力。母猪每次排卵20多个,但母猪每窝产仔一般都在10多头。为提高产仔数量,必须合理管理母猪,掌握发情规律,做到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
公、母猪的配种时间是否适当,是决定能否受胎及产仔数多少的关键。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部位在输卵管的上部。交配的公猪的精子通过母猪的生殖道,经2~3h才能游到输卵管的上部。排出后精子在5~6h能具有受精能力,在母猪生殖道内能存活10~20h。如果交配时间太早,卵子排出时,精子已失去生命力;如果交配太晚,卵子已失去生命力,都会降低受胎率。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本地母猪在发情开始后第3d,培育品种多在发情开始后第2d,杂种猪多在发情后第2d下午配种较为合适。就年龄来说,老母猪的发情时间短,最好发情的当天下午配第1次,第2d上午再配1次;小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多在发情后的第2d下午配种;中年母猪发情时间中等,交配时间最好选在发情开始第2d、群众的经验是“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配种的方式
(1)单次配种:母猪发情后用1头公猪交配1次。
(2)重复配种:发情后事宜的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配种2次,中间间隔12~24h。
(3)双重配种:母猪发情期内用1头公猪配种,第1次交配后隔5~10min再用另一头在交配一次。1
母猪发情措施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后备母猪初配年龄过早,其年龄低于7月龄,体重达不到120kg。②母猪哺乳期间营养不良,产仔多(在10头以上),或仔猪断奶过晚。③母猪消瘦,例如,哺乳期因发生某些疾病而导致消瘦;夏季炎热,猪舍通风不好,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而消瘦;母猪群养,造成争食斗架,个别母猪胆小,抢不上食而消瘦。④一些母猪激素代谢紊乱,产生持久黄体,导致卵巢静止。⑤个别母猪发生肢蹄疾病,引起疼痛,对卵巢功能产生抑制。
保持均衡营养和合适的膘情体况是母猪正常发情配种的重要基础。改善饲养管理,避免出现相互咬架、爬跨、争抢槽位等现象,减少母猪的体能消耗或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对母猪发情影响。在哺乳期间,减少仔猪的哺乳次数或及时断奶,可促进母猪尽快发情。
对不发情母猪可采取如下措施
(1)诱情:用试情的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或把公母猪关在同一个圈内,是母猪经常接触公猪,可促进母猪发情排卵。
(2)换圈加强运动:将长期不发情的母猪调岛其它圈舍,使其与正在发情的母猪和圈饲养。
(3)按摩乳房:能刺激乳腺的发育,促进分泌黄体生成素,兴奋母猪的性活动,促进发情和排卵。
(4)尿液刺激:每天早上在母猪舍播放公猪的叫声录音,同时用公猪尿液和多余精液喷洒于母猪鼻上可促进发情。
(5)中草药催情
方1:当归40g,阳起石40g,元参25g,宫桂20g,杜仲、茴香25g,熟地25g,将药研末拌入饲料内让猪自食。
方2:陈艾250g,益母草500g,当归50g,水煎服。
方3:对叶草、淫羊藿、益母草各30~50g,当归、泽兰各20~30g,水煎取汁,加水1000ml,分2次内服。
种母猪的精细护理妊娠时期
首先,为了防止出现胚胎着床失败的状况,要在配种前7 d进行喂料量的合理控制,从而防止其影响产仔数量。其次,为了减少胚胎出现早期死亡的状况,要保持种母猪舍周围环境的安静,并对其进行加强护理。另外,为了增强种母猪的体质,要适当提高其活动量,但在临产之前必须停止运动。同时,避免种母猪受到拥挤、惊扰的影响,从而避免出现机械性流产。
临产时期
首先,在产前对母猪产床、固定架、饮水用具以及仔猪地板等周围的一切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其不受细菌感染。其次,在种母猪分娩的前7d,对其体表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再次,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为难产母猪做好准备,同时提前准备好接产所用工具。另外,为了促进种母猪子宫内容物的排出,要在其产仔后注射缩宫素20~40 IU,从而加快其子宫恢复并有效促进泌乳。
哺乳期间
首先,冬季注意对哺乳期的种母猪进行防寒,夏天也要注意防暑,总之要确保猪舍干燥、舒适、清洁,为哺乳期间的种母猪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其次,保持猪舍通风和采光,让哺乳期的种母猪和仔猪呼吸新鲜空气。再次,对哺乳期的种母猪乳房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其不受伤,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治疗。另外,为了方便仔猪吮吸,要训练种母猪形成两侧交替躺卧的习惯。2
种猪疾病及治疗肢蹄病
种猪患有肢蹄病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无力,无法站立,关节肿大,发炎,不能行走,猪蹄区域的皮肤破裂,肌肉肿胀,出现大面积血块血斑,四肢间歇性抽搐,后期还会影响进食,导致生长速度大大减缓。
治疗: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注意猪舍的布置情况,避免尖锐物体的刺激,种猪极有可能被尖锐物体划伤导致病菌由伤口侵入。保持猪舍的干净通风,当猪蹄部位出现异常情况,划伤或者肿胀时,要及时消毒杀菌,确诊后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初期采取注射方式,首先在体内摄入10ml左右安痛定和7ml左右的可的松醋酸酯皮质素或塞米松素,连续注射1周左右,后期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当种猪出现剧烈痛疼现象时,服用阿司匹林药物。
消化系统疾病
种猪的消化系统疾病按照病发原因,可以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导致的腹泻疾病。由于病毒的侵染,种猪的每天排出的粪便多呈液体状,颜色由深棕色转变为浅绿色,后期转变为深绿色,且由于消化能力急剧下降,粪便中常常伴有未能完全消化分解的饲料、食物残渣等。由于细菌感染的腹泻会导致种猪每日的粪便量增加,排便频率也会相应幅度的提升,且细菌性腹泻会在种猪体内滋生各种细菌,繁殖能力强,会夺取种猪摄入的营养和能量,种猪进食的食物,一部分未能完全消化排出体外,消化吸收的一部分的能量被细菌夺走,患细菌感染的种猪多会变现营养不良,面部消瘦,后期体重明显下降。
治疗:当种猪患有病毒性消化系统疾病时首先对患病猪注射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对于100kg重的种猪,使用剂量为每24h注射1次,注射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需要反复观察病情,病情加重的可适量增加用量,并配合1~3ml阿托品溶剂,口服酸铋或鞣酸蛋白或活性肽碳,有所缓解的需要适当减量或停止用药。
当种猪患有细菌性消化系统疾病时,需要将诺氟沙星和庆大霉素3ml剂量左右配合使用,治疗后期可选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剂量为每头5ml左右。3
呼吸系统疾病
种猪在患呼吸系统疾病时,会伴有气喘、气短现象,呼吸较困难,且夜间咳嗽次数增多,食欲下降,食量减小,肺部功能衰退,呼吸系统紊乱,后期体温会明显上升,长期的体温控制不当,会诱发肺炎、肺气肿。
治疗:当种猪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养殖工作人员需要注射盐酸地霉素氧四环,当使用此药物时,全麻药甲氧氟氟氟烷会增强其肾毒性,需要合理使用配合药物,每6h左右需要补充注射一次盐酸地霉素氧四环,后期病情加重时,可增用强力霉素或金霉素,以提高种猪的呼吸机能,刺激肺机能。
皮肤疾病
种猪患皮肤病的主要成因就是由于生活环境细菌污染严重,空气中颗粒过大,粒子水平过高,空气中的粉尘会引起种猪的过敏现象等,养殖人员没有及时的消毒清洁,给细菌滋生得到有利空间。种猪受细菌侵染,会出现皮肤疾病,出现皮肤结、疱疹、囊肿、痘诊等,皮肤结是黄豆大小的皮肤颗粒,质感较硬,会引起种猪的局部皮肤疼痛感和瘙痒感。种猪自行的止痒剐蹭,经常会导致皮肤溃烂,引起免疫系统中的皮肤防线溃败,许多高发性病毒由此攻入体内,引发更多的疾病。
治疗:确诊为皮肤相关疾病后,养殖人员需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和清洁,消毒杀菌,将以前的所有致病病菌杀灭。治疗时,养殖人员需要先将中性高锰酸钾粉末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清洗伤口和结痂部位,对于大面积血斑血块区域擦拭清洗。后选用链霉素按照每100kg2ml左右剂量进行注射。
种猪疾病的预防
首先,要定期进行全面的体制健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每种机能类型的种猪进行相关营养补充,再根据兽医的指导,及时接种疫苗。种猪养殖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疫苗接种制度,根据不同阶段的种猪,制定不同针对性的疫苗接种方案,做到全面化和特殊化。疫苗的选取要注意不同地区的气候因素,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导致的细菌流动活性,综合考虑后,选取适量毒素的防疫疫苗。
然后,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体制,及时打扫猪舍,消毒清洁,做到每一个猪舍都有专人专管,夏季注意通风降温,冬季要防风保温,控制猪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2~26℃为宜,夏季不可贪凉,容易引起种猪的感冒疾病。养殖密度不宜过大,高密度的养殖会导致空气质量降低,传染性疾病的致病风险增大。
国外引进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属瘦肉型猪品种。原产英国南部,由美国选育而成。汉普夏猪具有独特的毛色特征,肩和前腿部为白色,其他部位为黑色,故有“银带猪”之称。4
1、体型外貌:全身主要为黑色,肩部到前肢有一条白带环绕,俗称白肩(带)猪。头大小适中,颜面直,耳向上直立,中躯较宽,背腰粗短,体躯紧凑、呈拱形。背最长肌和后躯肌肉发达。
2、生产性能:汉普夏猪从25.6公斤到97.6公斤日增重697克,饲料利用率2.95:1。据测定,体重91.7公斤育肥猪6头,平均膘厚1.76厘米,眼肌面积28.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60.7%。胴体品质好。母猪平均产仔数仅9头,但仔猪硕壮而均匀,母性良好。胴体瘦肉率65%以上。杂交配套生产体系中可用作终端父本,也可作母本。
长白猪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按引入先后,长白猪可分为英瑞系(即老三系)和丹麦系(新三系)。长白猪是目前我国引进最多的国外猪种。长白猪具有产崽数较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高等特点。主要分养在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和河北等省。
1、体型外貌:长白猪全身被毛呈白色,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蹄质坚实,体躯前窄明显、呈流线型。体躯长,有16对肋骨,全身被毛白色。乳头6-7对。
2、生产性能:长白猪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屠体较长,胴体瘦肉率高。据测定,体重30.7-72.28公斤阶段,日增重731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38公斤、青料0.97公斤。屠宰率71.66%。据丹麦测定,日增重793克,料重比2.68:1,胴体瘦肉率65.3%。各地用长白猪作父本与本地母猪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均有较好的杂交效果。日增重比本地猪提高10-26%,瘦肉率增加5-8%。长白猪性成熟较晚,6月龄开始出现性行为,9-10月龄体重达120公斤左右开始配种。初产母猪产崽数10-11头,经产母猪产崽数11-12头。
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驱和双肩肌肉丰满。
1、体形外貌: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驱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体长1.5-1.6米。
2、生产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公斤。日增重75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公斤,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
皮特兰猪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250-300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3亿个。母猪母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在92-98%。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190日龄,发情周期18-21天,每胎产崽数10头左右,产活崽数9头左右。
3、杂交利用:由于皮特兰猪产肉性能高,多用做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用皮特兰公猪配上海白猪(农系),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的日增重可达650克,体重90公斤屠宰,其胴体瘦肉率达65%;皮特兰公猪配梅山母猪,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日增重685克,饲料利用率为2.88:1,体重90公斤屠宰,胴体瘦肉率可达54%左右。用皮特兰公猪配长×上杂交母猪(长白猪配上海白猪),其三元杂种猪育肥期日增重730克左右,饲料利用率为2.99:1,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产于美国,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由美国纽约红毛杜洛克猪、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以及康乃狄格州的红毛巴克夏猪育成的。原来是脂肪型猪,后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改良为瘦肉型猪。这个猪种于1880 年建立了品种标准,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1、体型外貌:杜洛克猪适应性强,对饲料要求低,喜食青绿饲料,能耐低温,但对高温的耐力较差。杜洛克猪原种应具备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此外,由于对白色猪的需求也开发出了白色杜洛克。这种白色杜洛克猪为杜洛克猪与白色品种的猪杂交获得 。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公猪:包皮较小,睾丸匀称突出、附睾较明显。母猪:外阴部大小适中、乳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2、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指标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日龄220~240天,体重120千克以上。母猪总产仔数,初产8头以上,经产9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35千克以上,经产40千克以上。生长发育100千克体重的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胴体品质在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3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3、杂交效果:由于杜洛克猪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为2.8~3.2∶1),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等优点,而在繁殖性能方面较差些。故在与其它猪种杂交时,经常作为父本,以达到增产瘦肉和提高产仔数的目的。杜洛克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几大特点,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体系中适合做终端父本。最常用的配套系为杜洛克*(长白*大白),即俗称的杜洛克猪。杜洛克猪适应性好,无应激敏感现象,易饲养管理成功,广泛适合于工厂化养猪和农户饲养。杜洛克猪身体健壮、强悍,耐粗性能强,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品种。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该品种的缺点是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胴体产肉量稍低,肌肉间脂肪含量偏高。
误区
选择种猪存在一些误区,往往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进疾病,造成全军覆没。
1、忽视所选种猪的健康状况;
2、过分强调体型;
3、要求体重过大或过小;
4、从多家种猪场引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少斌 - 副教授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