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遗作中担忧的“超人”真的会出现吗?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8-10-22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宇宙之美科普团队   张同杰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1014日对即将在1016日发售的英国已故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的遗作《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stions (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的内容作了一些透露。报纸说,霍金预计地球上的人类在本世纪就能利用改造基因的技术,成为拥有更高智商、强抗病力和更长寿命等优于当今人类的“超人”。除此以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大问题,如人工智能最终超越当今人类吗?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件?等等。

  

  图片来源:斯蒂芬·霍金的遗作《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stions (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

  本文仅就人类是否成为超人和人工智能会比人类聪明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其他问题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陆续介绍。几百年科学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当今科学更是飞速发展,其中生物和医学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完全由可能解决除了大脑如何思维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医学问题。因此根据需求改造基因,成为拥有更高智力、强抗病力和更长寿命等优于当今人类的超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但是可能人类等不到那一天,因为这可能赶不上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当今和未来强大的计算能力,尤其是未来的量子计算机的问世,一定会使人工智能达到超越人类智力的水平。综观人类从地球上所有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统治者的历程可以看出,当今人工智能呈现出的潜在的威胁。人类一开始和其他动物一样唯一的行为就是生存和繁殖后代。当人类开始学会制造工具后导致大脑的进化和智力的提高,使之逐渐超越其他动物开始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虽然人类的其他能力如体型、力量和速度等的强度和大小至今还不如其他动物。

  最关键之点是我们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其智慧远远超越了其他动物。我们可以把其他动物驯服为我们所使用,并且可以把他们关进动物园供观赏,而不是起初那样和他们共同竞争,平起平坐,甚至遭受他们的欺辱和威胁。科学和技术如同潘多拉的盒子里面的魔鬼,一旦放出来就无法阻挡。我们现在不可能不用手机、微信和互联网;不做高铁和飞机,回到远古的骑牛、骑马的时代,虽然那个时候有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人类必须面对现实,随着芯片的高水平开发、计算机速度的急速提升,以及未来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将会使人工智能超越人类,这是不随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因为我们无法阻挡科学和技术的飞速进步,如同无法阻挡历史车轮一样。当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越我们人类很大一个水平时,机器人就不会与我们这群智力远远低于他们的人类和平共处。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er

  如同去年10月《New Yorker》杂志的封面所展示的那样,未来我们人类在与智能机器人的竞争中被淘汰,大部分工作被机器人取代,最终沦为乞丐,坐在未来的曼哈顿街上向机器人和机器狗乞讨。这不是骇人听闻的凭空想象,这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合理推演。这还算是不错的结果,因为此时此刻机器人刚刚达到或者超过人类的智慧,刚刚开始抛弃对人类起码的尊重。当机器人远远超过人类的智慧时,机器人就可能会把人类关进笼子像我们当前观赏老虎狮子一样观赏我们人类。这如同古语所说,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智慧上的差别最终会导致群体的分离,这也是适者生存的另一个方面的体现。这如同现在我们人类不可能与智力低下的老虎大象讨论问题,成为同事一样,因为他们的智力太低了。

  

  图片来源:腾讯网

  纵贯宇宙演化历史,我们已经知道宇宙在其大爆炸后随即将科学就抛入其中,并且陆续演化出了今天组成宇宙的各类基本粒子。这些宇宙组成成分遵循着这些科学一直主宰宇宙至今,上千年来引无数哲学家和科学家竞折腰地去理解她、探寻她和发现她。人类(包括国家和政府)无法阻挡宇宙中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我们感到不方便的地方将是未来的科学和技术的突破点和行业发展点(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个例子)

  在未来50-100年人类的所有愿望在强大的科技推动下可能全部实现(或许人类大脑的思维机制和极大地延缓生命即长生不老除外),最终人类被自己发展出的技术取代一定成为必然的。现在人类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的进化水平,减缓与人工智能智力差距拉大的速度。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在已经过去的漫长的137亿年以及未来的漫长宇宙演化中,整个宇宙就像一个舞台和剧场,一代代文明的诞生、演化和结束,如同你放唱罢我登场一样一幕幕地上演和退场。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责任编辑:sun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