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全球变暖将让强厄尔尼诺事件增多

科技日报 2018-12-25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论文称,全球变暖将让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剧烈。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变化。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是判断该地区厄尔尼诺的一个关键指标,但是关于海面温度如何响应全球变暖的各种模型,现阶段无法达成统一,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变暖对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影响依然不甚明确。此外,过去的大部分研究评估的是特定地理区域的变化,因此所得结论不够全面。

  此次,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大气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详细分析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的17个气候模型,以评估在未来全球变暖的场景下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通过追踪每一个模型的异常中心(温度变化最极端的位置),团队发现,88%的模型都预测各自异常中心的海面温度波动幅度将变大。这对应的是,在目前阶段(1900年—1999年)和未来预测期(2000年—2099年)之间,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海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整体平均增加15%。

  这一增幅意味着,太平洋东部“强”厄尔尼诺事件(指海面温度明显异常)的数量将增加。研究人员总结表示,有鉴于此,我们预期未来将有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记者张梦然)

  总编辑圈点 

  厄尔尼诺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当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温度升高,风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使得全球性气候反常:有的地方遭受洪涝之灾,有的地方又被干旱所困。研究人员想知道,厄尔尼诺对全球变暖究竟如何响应。文中提到的研究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学者是其中主力。他们发现,全球变暖情况下,极端厄尔尼诺的变化幅度增加了15%。这样的研究,是在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毕竟,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