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廖俊棋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古生物学”的相关概念在公元前就已经萌芽,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就曾藉由蚌壳的化石推测某个地方曾经是海洋等等,但“恐龙”这个概念是一直要到19世纪才确立下来。
究竟“恐龙”这个大哥的位置是怎么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下来的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恐怖的大蜥蜴!
最早有确切记录的恐龙化石大约在1677年,但当时仅将其当成大象的大腿骨,并只有文字叙述。
在大约1世纪后,医师理查德·布鲁克(Richard Brookes)在他的书《水、地球、岩石、化石和矿物的自然历史》中发表了这件化石的图片,并将它当成巨人的谜之部位,命名为“巨人阴囊石(Scrotum humanum)”,还好这本小册子并不算正式出版物,因此该命名无效,否则现今讲起最早被命名的恐龙都还是…
第一只恐龙的名字差点就变成巨人的阴囊石了…(来源: https://www.itsokaytobesmart.com/post/86471028797/scrotum-humanum)
这个化石现在已经丢失,但从那本小册子的插图和描述看来,应该属于巨齿龙(Megalosaurus)的化石。
而在这段期间内虽然都有许多恐龙化石发现的纪录,某些甚至还在博物馆保留至今,但都缺乏科学性的描述。第一个有科学性描述并命名的要归功于牛津大学的传教士威廉·巴克兰(William Bakland),他于1818年找到一块带有锯齿牙齿的下颌,在多方向各界学者请教后,他确定这属于一个“长12米,高度最少2.4米”巨形爬虫类,并在1824年正式发表宣布,并命名为巨齿龙,是一种肉食的兽脚类恐龙。
巨齿龙早期的错误复原图,该图画于1854年(来源: http://palaeo.gly.bris.ac.uk/palaeofiles/frauds/reconstruction.htm)
第二个被正式命名的恐龙是禽龙(Iguanodon),由英国医生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于1825年所发表,名字意思为“鬣蜥的牙齿”。虽然据说这块化石是他老婆玛莉·安(Mary Ann)在老公出诊时上街打发时间,在修路的碎石堆中突然看到一块发光的石头并捡回家的,但这个说法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一直以来这些禽龙、巨齿龙都只被当成过度生长的蜥蜴,但随着越来越多类群的发现,英国的比较解剖学家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发现这些生物与现生爬行动物的鳄鱼、蜥蜴都有很大区别,因此他在1842年的英国科学进步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将这些庞大的古代爬行动物分为一类,称为“Dinosauria(恐龙类)”。
1834年的禽龙骨架复原图,当年还把大拇指指甲安到了鼻子上(来源: http://blogs.ucl.ac.uk/museums/2017/07/28/specimen-of-the-week-302-gideon-mantells-iguanodon-bones/)
“Dinosauria”源自希腊语,Dino-意思为“巨大而恐怖的”;saur-为“蜥蜴”;而-ia的结尾则代表“-类”。
有关这一部分的历史没有太多的争议,Dinosaur一词就是由欧文所创,但“Saur”终究是”蜥蜴”的意思,究竟是谁脑洞这么大,把它翻译成中文的“龙”呢?
“恐龙”现身
“恐龙”一词的翻译,在我国许多百科事典或科普节目都将其归功于早期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网络上最通行的解释更是精确到由我国地质学家章鸿钊最早提出,但在何时、何地、何作品中提出,却缺乏详细的解释。
章鸿钊是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来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B%A0%E9%B4%BB%E9%87%97)
从目前能查阅到相关典籍中,最早对该词有记载的是1903年的《新世界学报》第十五期:“始祖鸟虽类爬虫毕竟由飞鸟也,恐龙虽类飞鸟毕竟犹爬虫也”。其后梁启超也于1910年的《将来百论‧罗马教皇之将来》中使用这一词,他提到“凡天下不适于时势之物,位有能终存者。虽其陈迹至极盛大,亦只以供后人考据凭吊之具。僵石层中之恐龙、飞鳄是其类也”。
但《辞海》则到1937年出版,都未有”恐龙”这一条,但已经有“恐龙类”一项:
“〔恐龙类〕(Dinosauria)动物学名词。爬虫类,为中生代之产物。颈及尾皆长,前肢较短于后肢;为陆生动物中之最大者;其骨骼在下等种类,有似最古之鳄;在高等种类,则与鸟类略似。斑龙、剑龙等皆属此类。今西北考察团于新疆天山迪化附近地方侏罗纪地层中掘出之在亚洲为第一次大发现。”
相对于中文要到1900年代初期才可见到相关词汇的出现,当时处于“明治维新”的日本却对该翻译有较明确的记载,并且在1890年代末期就已出现。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把“Saur(蜥蜴)”翻译成“龙”的实例出现1891年,由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教授小藤文次郎在刊载在其著作《地球发育史》中,但这还不是应用在“恐龙”身上,而是使用在海生爬行类的“鱼龙”、“蛇颈龙”(它们不是恐龙!)。
沧龙也不是恐龙,更接近是一种海中的蜥蜴(来源: https://www.inverse.com/article/3616-heres-how-jurassic-world-could-plausibly-feed-its-mosasaurus)
“恐龙”一词的首次文字纪录,则要到1895年东京帝国大学古生物学教授横山又次郎使用在其教科书《化石学教科书中巻》之中。
横山又次郎(来源: http://private-museum-natural-history.com/post-323/)
也就是说,“恐龙”一词最早是由日本人翻译,之后才引介至中国。但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当中国还只意识到要学习“船坚炮利”时,日本就已经全面且大量的翻译并引入西方的文化。不只是“恐龙”一词,其实“哲学”、“科学”、“宗教”甚至连“恋爱”这些词汇,都是由日本人翻译才进入中国的。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中国早在东晋时期就有记载恐龙化石怎么吃、有什么“营养”,还给它起了个帅气的名字“龙骨”。因此“恐龙”这个词汇虽然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最早把古生物化石和龙联系起来的,还是中华古代的吃货们。
附带一提,恐龙化石自然没有那么丰富,所以中药里面出现的“龙骨”其实大多数是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像是牛、鹿、马、象、犀一类的。
中药的龙骨,左上方的化石还有些经历了烧烤(来源: 张立召)
有“恐龙”之前…
虽然“恐龙”要到1890年代才完成,但在那之前其实就陆续有和恐龙相关的信息由西方传入,那在这之前要怎么称呼这群神奇动物呢?
先从日本讲起,比起中文《辞海》要到1937年才收录进恐龙的相关词汇,日本的日英字典《附音挿図和訳英字汇》在1887年就已经有收录“Dinosaur”一词,并给其一个很震撼的翻译“巨大ノ死虫”。
中国当然也不惶多让,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中,最早有引入恐龙图像的是在1876年,由傅兰雅所编辑的《格致汇篇》。在该书讨论地层构造的章节中有三幅插图与古生物化石相关,而其中有两张分别是恐龙和始祖鸟,以下让我们感受一下文言文怎么叙述恐龙:
“有一种如第六图,亦长约三十尺,其颈细而长,如鹅颈然,脊骨似蛇,故名曰蛇形鼍;亦有会飞者,如第七图,名曰飞鼍,看其形迹,则能知其物之状,并能知其物之性。此种大动物所居之地必为潮湿之处,其水土必热且湿。现今地球上无此大物之患亦幸矣夫。”
始祖鸟:“在下飞鼍是也。”(来源: https://nature.ca/notebooks/english/archaeo.htm)
可以看到这里的名称并不按照外文原名,主要是根据图片的形象和作者的脑洞来取的。始祖鸟因为会飞所以有个“飞”字;而图六的恐龙其实是大型蜥脚类,由于脊椎长,尤其是颈部更是细长如蛇则被冠上“蛇形”。而我知道大部分读者现在更在意的其实是后面那个字怎么念对吧?
说文解字中的「鼉」(来源: http://www.zdic.net/z/29/sw/9F09.htm)
“鼍”读音发“驼”,其实指的就是中国特有的鳄鱼“扬子鳄”。始祖鸟在被发现的当时是作为鸟类的祖先,而当时鸟类源于恐龙的假说也还没确立,所以“飞鼍”严格来说还不能算是恐龙的翻译(往前看一下梁启超,人家也是把“恐龙”、”飞鼍(鳄)”分开念的)。因此,恐龙在中文最早的翻译应该要属“蛇形鼍”了!
“恐龙”演化
语言跟生物一样,都会随着环境而发生不同的改变,最适应当下环境(或是文化背景)的则能生存。前面介绍到“恐龙”出现一共牵扯到了三个语言,而这一词在这三个语言中又有什么变化呢?
先说发明“Dinosaur”的英文,除了古生物学的意思外,在牛津英文字典上可以看到另一个解释,用来指称“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has not adapted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lso, an object, institution, etc., that is extremely large and unwieldy(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庞大而笨拙的人、事、物或是机构)”.
这里再Cue一下前面的梁启超先生,他也提到了类似的引申用法,不过时至今日这个用法在中文并不普遍。
梁启超:“都叫我第几次了!”(来源: https://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E6%A2%81%E5%95%9F%E8%B6%85)
在日文里虽然偶尔能在某些报章杂志看到类似的引申用法,但极为罕见,在日本最具权威的《日本国语大辞典》以及《大辞泉》也都只提到“恐龙”一词为单义词,没有任何引申意思。
而在中文里,则也有与两者都截然不同的用法,虽然现在已不太流行,但这个词在中文可以用来指称“丑女”。这个用法源自蔡智恒(痞子蔡)的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随着该作品从台湾传至香港、大陆,此一用法也一度迅速爆红。(感觉不小心透露出作者年龄了…)
在台湾,前几年来还有另一个贬义用法,用来指”迟钝”、”冷血”、”愚蠢”、”仿佛活在远古蛮荒时代般不明世事”的人,例如“过度宠爱自己孩子,认为自己孩子永远是对的,千错万错都是他人的错,并老是投诉别人的家长”可以称为”恐龙家长”;重罪却轻判甚至判无罪的法官,则可以称之为“恐龙法官”,这个用法虽然似乎没有流行过来大陆,但在几年前台湾的报章杂志中还是非常常见的。
台湾政治讽刺图片中的恐龙法官(来源: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00904/32788169/)
对恐龙的误解
其实从以上的衍伸意,无论中文、日文还是英文,都不难看出对“恐龙”带有偏向负面的观感,但这大多源自错误的偏见。
“庞大”、“愚蠢”、”迟钝”和”冷血”等等的观点大多源自早期的恐龙研究,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及新技术的开发,我们已经知道恐龙并不一定都是如此。看过《侏罗纪公园》系列的小伙伴就知道,有些恐龙不只小型、敏捷而且脑容量大,而解剖学和骨骼学构造以及稳定同位素的应用也让我们知道恐龙是有一定体温的。
而要说人家”不适应环境”吧...不算上延续至今的鸟类,好歹人家也称霸了地球1亿6000多万年。反观我们人类,才短短几百万年的光景就要将环境破坏殆尽了...
惨遭人类荼毒的恐龙后裔—一只误食垃圾而死的海鸟(来源:https://www.harvest365.org/posts/1309)
参考文献
廖俊棋、王敏东(2015),“恐龙”是中文词或日文词?,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110期: pp. 69-75。
黄河清(2016), “恐龙””蛇形鼍”探源,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111期: pp. 57-59。
洛厄尔‧丁古斯(着),李建军、郑玉(译),《恐龙猎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1版。
土屋健(2013)《大人のための恐竜学》東京:祥伝社
笹沢教一(2013)”サウルスを竜と訳した人”《ジオルジュ》前期号、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