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你的身体有超过一半都不是你的

新浪科技 2018-04-20

你的身体有超过一半都不是你的

  科学家称,你的身体有超过一半并不属于你。人类细胞只占人体总细胞数量的43%,其余都是由微生物细胞组成。了解我们身体中这隐秘的另一半——我们的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从过敏到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

  人类的微生物群又称为“正常菌群”,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这一领域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的含义是什么?对该领域的研究也将带来更多的创新疗法。

  “它们对你的健康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微生物群系科学部主管鲁斯·莱教授说,“你的身体不仅仅是你的。”无论你把自己洗得多干净,在你的身体几乎每个角落和缝隙中,仍然都生长着数不清的微生物。

  人类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具体而言,人类微生物群系是指这些驻留微生物的集体基因组。这些微生物生命最集中的地方是在人体的肠道。在缺氧的肠道环境中,微生物生态系统十分复杂,菌群生物量也极为庞大。

  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劳伯·奈特教授说:“与其说你是人类,不如说你更多是微生物。”最初科学家认为,人体中人类细胞的数量远远多于微生物,比例大约是十比一。后来这一比例精确到了更加接近的一比一,而目前更准确的估计是,人的身体中大约只有43%是人类细胞。在基因层面上,人类甚至要被甩得更远。人类基因组由20000个基因组成,但如果把人体内所有微生物的基因数目加起来,将会达到200万到2000万之间。

  “我们不只有一个基因组,微生物群系基本上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基因组,它们增强了我们自己的活力,”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微生物学家Sarkis Mazmanian教授说,“在我看来,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人类,就是我们自己的DNA和我们肠道内微生物DNA的结合。”

  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如此多的微生物物质不会与我们发生相互作用,或者以为它们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科学正在迅速揭示微生物群系在消化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们还对免疫系统调节、疾病防御和重要维生素的生成有重要影响。

  奈特教授表示,科学家正在探索这些微小生物如何以我们直到最近才能想象的方式彻底改变我们的健康。这是一种思考微生物世界的新方式。迄今为止,我们大多数时候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不断地斗争。

  微生物战场

  抗生素和疫苗一直都是对抗天花、结核杆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武器。它们都是好东西,从诞生至今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不过,一些研究者担心,我们对“坏家伙”的攻击已经对那些“好细菌”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害。

  “过去50年来,我们在消除传染病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鲁斯·莱教授说,“但我们已经看到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症出现了惊人而可怕的增加。”在对抗病原体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群系的改变,而这反过来又导致了一系列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疾病。

  微生物群系还与包括炎症性肠病、帕金森氏症、癌症甚至抑郁症和自闭症等疾病联系在一起。另一个相关例子是肥胖症。家族史和生活方式显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有多少呢?这正是可能会令人困惑的地方。

  汉堡和巧克力的饮食会影响你的肥胖风险,以及在你消化道里生长的微生物类型。那么,你怎么知道这是由不好的菌群组合所导致的肥胖?是因为它们代谢食物的方式吗?奈特教授对此进行了实验。他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在极其清洁的环境中出生的小鼠,它们出生后完全没有遇到过微生物。

  “我们能够证实,如果你将瘦子和胖子的粪便移入小鼠体内,你可以获得变瘦或变胖的小鼠,这取决于它们获得的是谁的微生物菌群,”奈特说道。用瘦子的细菌覆盖胖子的细菌也能帮助小鼠减掉体重。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方法能否在人类身上适用?这正是该领域的一大希望所在,微生物或许能成为一种新的药物形式。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尝试。

  信息的金矿

  维康桑格尔研究所的特雷弗·劳利正在尝试培养出健康人和患病者的整个微生物群。“在患病状态下可能会缺少微生物,我们的理念是重新引入这些微生物,”他说道。

  劳利博士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修复某个人的微生物群“实际上可以缓解”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他还补充道:“我认为对于我们研究的许多疾病,都可以被定义为微生物混合的作用,可能是10种或15种微生物进入了患者体内。”

  微生物药物还处于早期阶段,但一些研究者认为,监控我们体内微生物群的动态将很快成为日常措施,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有关健康的重要信息。“想想一小勺你的粪便所蕴含的微生物DNA数据,就要比成吨DVD所能存储的数据还多,简直不可思议,”奈特教授说道。

  想象一下,当你每一次按下抽水马桶时,你就冲走了大量的宝贵信息。“我们的部分愿景是,在不远的将来,只要你按下冲洗键,它就会进行一些即时的数据读取,然后告诉你情况是向好的还是坏的方向发展,”奈特教授补充道,“我想这将是真正的变革。”

责任编辑:sun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浪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